第2章 时代不一样了

(1/3)
  虽说她跟着自己离开了螺岗岭农场,但她与当初那些知青一直都有书信来往。

  当初那批知青参加高考的参加高考、回城的回城,个个都闯出了属于他们的一片天地。

  唯有少数在农场吃不了苦,嫁给了当地人的,才留了下来。

  嫁人后日子虽说没当知青苦,但后头那几年也是悔青了肠子。

  毕竟农村跟城市,就是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别说是现在了,就算是2000年以后,城市的医疗、住房、教育、交通,哪一样儿不是远超农村?

  李盈虽说不是因为怕吃苦才嫁给的自己,但她也的确是被困在了农村,没办法跟那些知青一样天高任鸟飞,所以才会抑郁不得志二十年。

  想到这里,周长安就继续说:“不管你是要考回上海,还是去广州,我都支持你。”

  上海的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州的中山大学、华南工学院、华南农学院都是一等一的好大学。

  李盈高中的时候成绩就好,她努力几个月的话,考这几间大学的希望真不小。

  若真的能考上,以后不管是住房、医疗、户口,乃至孩子的教育,都比留在村里当小学老师强得多!

  李盈一开始以为周长安是为了宽慰自己,所以才说出让自己再次高考的话来。

  但这会儿见他神情严肃,甚至还列举了好几家重点大学,她就意识到他不是在敷衍自己。

  她沉思好一会,随后说:“长安,如果我真的考上了,咱们至少得分居两地四年。就算你愿意等我四年,你爸妈也不会同意的。”

  大姑姐早就嫁人了,长安算是家中长子。

  底下的长青、长福一个在念职校、一个在念初中。

  长青念的职校不花钱,每个学期还有点补贴。

  但长福每个学期的学费、伙食费都要长安出,长青的吃穿用度也是从家里匀出来的。

  长安从农场回来后,就靠种桑养蚕赚钱。

  那点钱压根不够一大家子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