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汉昭烈帝
(1/4)
东汉末年的那段历史,对刘邦来说还挺新鲜。
虽然他亲身经历过王朝末年,但汉末的乱局,和他当年还不太一样。
秦二世登基后,彼时六国贵族还未彻底消亡,虽然有陈胜吴广带头起义,但实际上还是六国在报昔日国仇家恨。
他们还借着这个名头,占据了大义,让自己从造反变成了义军,不至于失去人心。
而汉传承到汉少帝刘辩,已经数百年过去了,再无什么前朝余孽,都以汉人自居。
刘邦很好奇,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占据大义的。
毕竟造反这件事,大义还是很重要的。
义军乱军,一字之差,天差地别。
汉少帝刘辩,一个娃娃,刘邦也不好多责怪什么。
想重新提拔外戚抗衡权宦,是个好法子,但他没用好。
当看见外戚和宦官同归于尽,董卓率边军入京执掌大权时,刘邦叹了口气。
连京城中的兵马都没有握在手中,哪来的胆子命一个战功赫赫的边军将领入京啊?
一不是亲信,二不是故旧,身为皇帝,还非要将希望全部寄托到他人身上.....
刘邦叹了口气,扭头对正在用衣服擦手的朱见深认真道:“见深。”
朱见深闻言头也不抬,起身向屋外走去。
过了一会又哒哒的跑了回来,在门口露出半个身子,问道:“父皇,这回要拿什么?”
刘邦捂着脸沉默了一会,接着抬手将朱见深召到身边,认真道:“乃公教你第二件事。
身为皇帝,永远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名声而确定一个人是好是坏。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记住了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虽然他亲身经历过王朝末年,但汉末的乱局,和他当年还不太一样。
秦二世登基后,彼时六国贵族还未彻底消亡,虽然有陈胜吴广带头起义,但实际上还是六国在报昔日国仇家恨。
他们还借着这个名头,占据了大义,让自己从造反变成了义军,不至于失去人心。
而汉传承到汉少帝刘辩,已经数百年过去了,再无什么前朝余孽,都以汉人自居。
刘邦很好奇,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占据大义的。
毕竟造反这件事,大义还是很重要的。
义军乱军,一字之差,天差地别。
汉少帝刘辩,一个娃娃,刘邦也不好多责怪什么。
想重新提拔外戚抗衡权宦,是个好法子,但他没用好。
当看见外戚和宦官同归于尽,董卓率边军入京执掌大权时,刘邦叹了口气。
连京城中的兵马都没有握在手中,哪来的胆子命一个战功赫赫的边军将领入京啊?
一不是亲信,二不是故旧,身为皇帝,还非要将希望全部寄托到他人身上.....
刘邦叹了口气,扭头对正在用衣服擦手的朱见深认真道:“见深。”
朱见深闻言头也不抬,起身向屋外走去。
过了一会又哒哒的跑了回来,在门口露出半个身子,问道:“父皇,这回要拿什么?”
刘邦捂着脸沉默了一会,接着抬手将朱见深召到身边,认真道:“乃公教你第二件事。
身为皇帝,永远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名声而确定一个人是好是坏。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记住了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