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胡思乱想

(1/3)
  大宋之所以国土面积比唐朝小很多,朝廷的收入最少的时候,都超过唐朝最巅峰时期,根本原因就是商业上的繁荣。

  历史上除了宋朝,别的朝代基本国策都是重农抑商。

  士农工商中,商人的地位最低,禁止穿绫罗绸缎,出行和居住的宅院规格都有严格的限制。

  不过这种限制大多数情况下几乎都名存实亡,毕竟商人有钱后都会结交官员,官员不管,上面的皇帝也不可能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但是从科举出现后,商人就有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不能参加科举。

  像李白就是因为商人子弟出身,即便才华再好,也不能参加科举。

  大宋财政收入高,依赖于商业繁荣,可商业繁荣并不能让大宋财政收入超过唐朝那么多。

  而大宋的财政收入很多一部分占比来源是海贸。

  因为北方和河西走廊的丢失,导致大宋很难在陆路上和外国有所交流,更别说贸易了。

  因此海上贸易就成了大宋的重心。

  大宋在各个沿海城市都设立了市舶司,不仅官方会组织船队进行跨海贸易,民间商贩也会进行跨海贸易。

  光是每年各地的市舶司收的税收,就有两千万两左右,几乎占据了大宋收入的五分之一。

  即便后来南宋偏安一偶,财政收入依旧和北宋时期差距不大,就是得益于海贸。

  看似市舶司的收入只占大宋收入的五分之一,但实际上直接和间接影响的却是朝廷半数的收入。

  别的不说,大宋海贸卖给别国的都是瓷器、丝绸和茶叶和许多手工业产品。

  而古代生产条件落后,需要大量的人力。

  百姓做工赚钱,再进行消费,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同样也为大宋带来了税收。

  除此外,海贸所用的船只,民间很少有能力建造,大多都是直接向朝廷购买的。

  可以说,大宋财政收入一半都依赖于海贸形成的。

  大宋商人跨海贸易,那些沿海国家一样会到大宋来进行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