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林百吉之死(上)
(1/4)
既然已经确定了投效林氏的事,郑亦桐和谢兴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下面的人都劝服。
毕竟他们两个只能代表新屋公司的大部分人的想法,却不能代表全体新屋公司人的想法。
想要劝服所有人不能私下一个个的劝,须得用开大会的方式,以大多数人的意志逼迫少数人。
少数人即便有想法,但是面对压倒性的多数人意见,很容易就被裹挟成统一意志。
清国老话“人随大众不挨骂,羊随大群不挨打”,就是这个道理。
……
大会的召开地点自然是新屋公司正厅,上首的郑亦桐和谢兴隆座位空着,而公司里的头人、尾哥、老太,坐了一屋子。
平日里他们甚少聚这么齐整,除非是年尾,公司龙头举行尾牙宴,他们才会从各地赶来团聚在公司正厅之中。
“你说郑龙头聚集我们是要做什么?”
一个壮年老太低声问道,他周边的几个老太闻言摇了摇头,“谁知道呢,说不定有啥好事要交代吧。”
“好事,什么好事?”
“你这扑街,老子要知道不早告诉你了?”
发问的老太闻言讪笑,坐在他们不远处的尾哥,也是坐到了一起。
他们作为公司的中层官员,消息自然更灵通一些。
他们对于公司大计理解的不多,只知道郑龙头和谢头人投降三条沟公司是对新屋公司的背叛。
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山口洋,对新屋公司的感情更加深厚。
一旦投靠三条沟公司,新屋公司再无兴复的机会了。
但是他们人微言轻,无法左右公司上层的意志,是以他们大多保持沉默。
坐的厅内最靠前的自然是公司的其他头人了,他们最早得到消息,也对林氏的封地感兴趣,早已经通过气,暗中筹谋怎么能在林氏面前博得欢心,得块好封地。
新屋公司以挖矿起家,但是随着境内金矿枯竭,他们为了生存只能转向农业和港口服务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毕竟他们两个只能代表新屋公司的大部分人的想法,却不能代表全体新屋公司人的想法。
想要劝服所有人不能私下一个个的劝,须得用开大会的方式,以大多数人的意志逼迫少数人。
少数人即便有想法,但是面对压倒性的多数人意见,很容易就被裹挟成统一意志。
清国老话“人随大众不挨骂,羊随大群不挨打”,就是这个道理。
……
大会的召开地点自然是新屋公司正厅,上首的郑亦桐和谢兴隆座位空着,而公司里的头人、尾哥、老太,坐了一屋子。
平日里他们甚少聚这么齐整,除非是年尾,公司龙头举行尾牙宴,他们才会从各地赶来团聚在公司正厅之中。
“你说郑龙头聚集我们是要做什么?”
一个壮年老太低声问道,他周边的几个老太闻言摇了摇头,“谁知道呢,说不定有啥好事要交代吧。”
“好事,什么好事?”
“你这扑街,老子要知道不早告诉你了?”
发问的老太闻言讪笑,坐在他们不远处的尾哥,也是坐到了一起。
他们作为公司的中层官员,消息自然更灵通一些。
他们对于公司大计理解的不多,只知道郑龙头和谢头人投降三条沟公司是对新屋公司的背叛。
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山口洋,对新屋公司的感情更加深厚。
一旦投靠三条沟公司,新屋公司再无兴复的机会了。
但是他们人微言轻,无法左右公司上层的意志,是以他们大多保持沉默。
坐的厅内最靠前的自然是公司的其他头人了,他们最早得到消息,也对林氏的封地感兴趣,早已经通过气,暗中筹谋怎么能在林氏面前博得欢心,得块好封地。
新屋公司以挖矿起家,但是随着境内金矿枯竭,他们为了生存只能转向农业和港口服务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