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新武器(三)

(1/3)
  犹豫此方法可以铸造超大型巨炮,但是实验新炮没必要强铸大炮,是以首台铸造的新炮仍旧以工坊内固有的6磅炮铁模。

  抽吸冷却水用的是蒸汽机,至于水管则是用铅管,毕竟这时候还没有橡胶管。

  (宁海镇那边的铅矿已经进入正轨,土著人帮助开挖铅矿石,利用传统的火炼法提取纯铅。)

  只是水管的接口处要费些功夫,好在铅熔点较低,可以焊接。

  铸造之前需要工人先做好砂模,同时还要在铁模外面加热,预先把模具加热到240~350度。

  (箭头处是加热的火焰)

  如此做的目的是:使得铁液不至于骤冷,再就是火炮冷却过程中也需要持续加热,使得基材有足够的时间析出石墨形成灰口铁。

  曾大顺等人对于林总长的要求,虽然不解,但是他们必须遵从,毕竟林总长懂得比他们多,之前的铁模铸炮法就是林总长提出来的。

  虽然这方法在古代时人们就用来铸造过农具之类的,但是用来铸造铁炮却是林总长“首倡”的。

  ……

  一切准备就绪后,从反射炉中取出的生铁溶液,经过调装滑轮,慢慢调整方位浇入砂模之中。

  铁水浇筑完成后,除了要关注铁模外的火焰,防止火焰熄灭,导致铁炮身管成为硬脆的白口铁。

  因为抽取冷却水的系统是持续运行的,是以不用担心浇筑后的其他问题了。

  铁芯冷却水循环系统的运作时间要根据铸造铁炮的大小来做区分。

  比如原时空的美国人铸造一门8英寸(59磅炮)级别的火炮,核心的水密铁管需要25小时的时间来凝固。

  并且(凝固后)水流要继续持续不断流通40小时后才中断,这个过程中要消耗超过50000加仑的水。

  因此火炮口径大小,是同冷却时间和冷却水的量成正比关系。

  6磅炮比8英寸炮小的多,林百祥直接定了6小时的核心水密铁管冷却时间,持续时间12小时。

  时间一过,曾大顺等人就敲开砂模,从中取出了新法铸造的铁炮。

  这门炮被调出来后,曾大顺等人看到这门新炮炮身光滑,就赶紧把新炮放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