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南北之战(中)
(2/5)
他立刻召集麾下将领,将自己的计策和盘托出。
他决定亲自率领八旗精锐,择一水流和缓之处,趁夜色泅渡突袭南岸。
而朝鲜军的统兵大将赵斗淳,则要负责坐镇大营,指挥朝鲜北朝军队伐木造筏,虚张声势,以麻痹南岸敌人,使其误以为清军将从正面强渡。
赵斗淳,原是北朝的文臣,在赵氏兄弟出逃平壤后被神贞王太后扶植,担任统军要职。
他熟稔典籍,却对兵法战阵一窍不通。
面对奕山这般雷厉风行的命令,他脸上浮现出一丝为难,但又不敢忤逆这位手握重兵的清军主帅。
他只得躬身应诺,随后便将奕山的命令转达给自己的副手——平壤统兵官宋大根。
宋大根虽然也不是什么名将,但他毕竟是个务实的武将,比赵斗淳更懂兵事。
他心知奕山此举风险极大,但军令如山,他还是老老实实地开始组织朝鲜士兵,在北岸砍伐树木,制造木筏,营造出一副即将大举渡江的假象。
而奕山这边,在确定了战略之后,在其手下经验丰富的将领们和向导的选择之下,很快便确定了对峙处下游约五里外的一处江水曲缓之地作为泅渡地点。
那里水流相对平缓,且有几处河滩可供将士们登岸。
为确保奇袭的隐蔽性,奕山特意选了一个漆黑无月的夜晚行动。
夜幕降临,深沉如墨,伸手不见五指。
北岸大营内,赵斗淳指挥着士兵敲锣打鼓,制造出喧闹的声响,吸引对岸的注意力。
而奕山则率领着三千八旗骑兵,身披轻甲,马蹄裹布,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大营。
在幽暗的夜里他们如同幽灵,借着昏暗的星光,摸索着前进。
当他们抵达泅渡地点时,江水在夜色中更显幽深莫测,阵阵寒意扑面而来。
骑兵们训练有素,在将领们的指挥下,纷纷解下马鞍,将马匹牵入江中。
寒冷的江水瞬间将他们的裤腿浸湿,刺骨的冰冷让不少士兵打了个寒颤,但想到即将到来的胜利,他们又咬牙坚持。
人马共渡,寂静的江面上,只剩下轻微的水花声和将士们粗重的呼吸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决定亲自率领八旗精锐,择一水流和缓之处,趁夜色泅渡突袭南岸。
而朝鲜军的统兵大将赵斗淳,则要负责坐镇大营,指挥朝鲜北朝军队伐木造筏,虚张声势,以麻痹南岸敌人,使其误以为清军将从正面强渡。
赵斗淳,原是北朝的文臣,在赵氏兄弟出逃平壤后被神贞王太后扶植,担任统军要职。
他熟稔典籍,却对兵法战阵一窍不通。
面对奕山这般雷厉风行的命令,他脸上浮现出一丝为难,但又不敢忤逆这位手握重兵的清军主帅。
他只得躬身应诺,随后便将奕山的命令转达给自己的副手——平壤统兵官宋大根。
宋大根虽然也不是什么名将,但他毕竟是个务实的武将,比赵斗淳更懂兵事。
他心知奕山此举风险极大,但军令如山,他还是老老实实地开始组织朝鲜士兵,在北岸砍伐树木,制造木筏,营造出一副即将大举渡江的假象。
而奕山这边,在确定了战略之后,在其手下经验丰富的将领们和向导的选择之下,很快便确定了对峙处下游约五里外的一处江水曲缓之地作为泅渡地点。
那里水流相对平缓,且有几处河滩可供将士们登岸。
为确保奇袭的隐蔽性,奕山特意选了一个漆黑无月的夜晚行动。
夜幕降临,深沉如墨,伸手不见五指。
北岸大营内,赵斗淳指挥着士兵敲锣打鼓,制造出喧闹的声响,吸引对岸的注意力。
而奕山则率领着三千八旗骑兵,身披轻甲,马蹄裹布,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大营。
在幽暗的夜里他们如同幽灵,借着昏暗的星光,摸索着前进。
当他们抵达泅渡地点时,江水在夜色中更显幽深莫测,阵阵寒意扑面而来。
骑兵们训练有素,在将领们的指挥下,纷纷解下马鞍,将马匹牵入江中。
寒冷的江水瞬间将他们的裤腿浸湿,刺骨的冰冷让不少士兵打了个寒颤,但想到即将到来的胜利,他们又咬牙坚持。
人马共渡,寂静的江面上,只剩下轻微的水花声和将士们粗重的呼吸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