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新货
(1/4)
1849年岁末,赤道骄阳下的新加坡,热风裹挟着豆蔻与丁香的浓郁气息,吹拂着码头上林立的帆樯。
在这片欣欣向荣的自由港,位于新加坡河畔的林氏商贸公司,无疑是一颗日益耀眼的明珠。
公司门面是一座典型的海峡殖民地风格双层建筑,白墙蓝窗,底层是宽敞的店面和货仓,二楼则是账房与会客室。
此刻,商行内外人声鼎沸,肤色各异的商贩、水手、管事川流不息。
林氏商贸公司的掌柜的秦华,年方二十有四,身着剪裁合体的杭绸短衬衫,显得儒雅干练。
他此刻正站在二楼窗边,俯瞰着楼下繁忙的景象,嘴角带着一丝满意的微笑。
“德叔,今日糖品的出货如何?”
秦华转身,向身后一位年过半百,面容精明干练的老管事问道。
德叔是商贸公司的老人了,从秦华祖父辈便开始为林家打理生意,经验丰富,忠心耿耿。
德叔恭敬地递上一本账簿:“少掌柜,白糖和红糖依旧是销路稳定,尤其是那些大洋行的买办,定期都会来采买。
不过,如今咱们商行的大头,可不止这些了。”
秦华含笑点头。林氏商贸公司自新加坡开埠第二年便已扎根于此。
最初,它仅仅是林家在南洋的一个采购点,为远在三条沟公司采买东印度公司的洋货,同时少量贩售自家糖业庄园出产的白糖、红糖。
但自从秦华接手,并大引入夏国商务部的新产品后,这家老商行便焕发出了惊人的活力。
“茶叶的行情依然看涨,”
秦华走到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前,地图上用不同颜色的细线标注着林氏的贸易航线,
“法夸尔先生从伦敦寄来的信中说,欧洲贵妇们对咱们的“苏岛武夷”茶十分亲睐,价格一再攀升。”
威廉·法夸尔,这位精明的英国人,曾是莱佛士的得力助手,也是新加坡的早期建设者之一。
卸任后,他与林家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在英国担任林氏商贸公司的合伙人,负责欧洲市场的开拓、专利注册以及法律事务。
正是他,为林氏的创新产品在欧洲筑起了一道坚实的法律壁垒,雇佣的律师团让那些企图仿冒的欧洲商人头疼不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这片欣欣向荣的自由港,位于新加坡河畔的林氏商贸公司,无疑是一颗日益耀眼的明珠。
公司门面是一座典型的海峡殖民地风格双层建筑,白墙蓝窗,底层是宽敞的店面和货仓,二楼则是账房与会客室。
此刻,商行内外人声鼎沸,肤色各异的商贩、水手、管事川流不息。
林氏商贸公司的掌柜的秦华,年方二十有四,身着剪裁合体的杭绸短衬衫,显得儒雅干练。
他此刻正站在二楼窗边,俯瞰着楼下繁忙的景象,嘴角带着一丝满意的微笑。
“德叔,今日糖品的出货如何?”
秦华转身,向身后一位年过半百,面容精明干练的老管事问道。
德叔是商贸公司的老人了,从秦华祖父辈便开始为林家打理生意,经验丰富,忠心耿耿。
德叔恭敬地递上一本账簿:“少掌柜,白糖和红糖依旧是销路稳定,尤其是那些大洋行的买办,定期都会来采买。
不过,如今咱们商行的大头,可不止这些了。”
秦华含笑点头。林氏商贸公司自新加坡开埠第二年便已扎根于此。
最初,它仅仅是林家在南洋的一个采购点,为远在三条沟公司采买东印度公司的洋货,同时少量贩售自家糖业庄园出产的白糖、红糖。
但自从秦华接手,并大引入夏国商务部的新产品后,这家老商行便焕发出了惊人的活力。
“茶叶的行情依然看涨,”
秦华走到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前,地图上用不同颜色的细线标注着林氏的贸易航线,
“法夸尔先生从伦敦寄来的信中说,欧洲贵妇们对咱们的“苏岛武夷”茶十分亲睐,价格一再攀升。”
威廉·法夸尔,这位精明的英国人,曾是莱佛士的得力助手,也是新加坡的早期建设者之一。
卸任后,他与林家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在英国担任林氏商贸公司的合伙人,负责欧洲市场的开拓、专利注册以及法律事务。
正是他,为林氏的创新产品在欧洲筑起了一道坚实的法律壁垒,雇佣的律师团让那些企图仿冒的欧洲商人头疼不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