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天京之行(下)

(2/5)
  这并非偶然,太平军起义之时将清朝的官服斥为“妖服”,坚决摒弃,但在建政之初,对于汉家传统官服的形制与制作工艺又缺乏足够的了解。

  因此,在攻占城镇后,他们首要搜罗的目标之一便是各地的戏班,没收其戏服作为官员的“朝服”。

  这就导致了一段时期内,太平天国的朝堂上出现了颇为滑稽的景象:官员们穿着各式各样的戏剧行头处理军政要务。

  甚至有丞相级别的高官身着关公的绿袍金甲、头戴雉鸡翎帅帽的场面。

  定都天京之后,天王洪秀全对此进行了规范,以戏服为蓝本,参照历代帝王服饰,设计了新的官服体系。

  高级官员如王、侯等,多穿黄缎或明黄色袍服,绣龙凤等图案,以示尊贵;

  中低级官员则着红缎或各色绸缎袍服,官职名称则直接用醒目的颜色绣在衣帽之上,一目了然。

  相比之下,游之江及随员的衣着则显得截然不同。

  他们身着夏王林百祥亲自参与设计的夏国官定常服:深色、挺括的立领常服,外面则套着一件同色系的短款夹克式外套。

  剪裁合体,纽扣用的是金属制品。

  这种服装摒弃了繁复的装饰,更注重实用与干练,虽然在华丽程度上远不及太平天国的龙袍凤褂,却自有一种现代工业国的简洁与高效气息。

  双方的发型也对比鲜明,太平天国诸人皆是蓄发包巾,而夏国官员则是一律的短发,显得精神利落。

  “夏国使臣游之江,奉我国王上之命,参见东王殿下。”

  游之江按照夏国外交礼仪,微微躬身道。

  “游大人远道而来,辛苦了。

  请坐!”

  杨秀清的声音略带沙哑,但中气颇足,他抬手示意。

  双方各自落座,稍作寒暄,便直入正题。

  游之江在来天京之前,对外务部收集的关于太平天国的情报早已烂熟于心。

  他深知,太平天国虽然军事上势如破竹,但在民生经济上却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尤其缺乏各类生活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