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亲兄弟也明算账

(1/3)
  历朝历代的开国君主,总是亲自领兵,身临前线处理军务,所以总能挖掘出一大批名将名臣,助他开创霸业。

  反之,承平君主则坐于深宫之中,只能通过督师或者督抚的表功奏疏,评判一个将领的才能。

  事实上,无论多么秉公处事的大臣,都有自己的偏好。

  在表功奏疏上稍微动动排序,或者调整一些措辞,就能极大影响一个武将的晋升速度,甚至生死。

  比如说在清军里混得顺风顺水的孟乔芳,乃汉奸里的帅才,可他在明军时,不受长官赏识,只能沦为寓居永平的废将。

  还有左良玉麾下的李国英和张勇,说实话,如果没有先知之能,谁也不会太注意他们。

  毕竟左良玉每次表功时,都把李、张二人排在非常靠后的位置,而且吝啬笔墨,少有溢美之词。

  朱慈烺在丰都畅谈四川大局时,秦良玉便对几个年轻将领非常赞赏。

  其中一个是收复重庆的曾英,还有他麾下的李占春、于大海。

  至于被王应熊排在首功的王祥,还有好几个老兵油总兵,秦良玉嘴上不置可否,实则面露鄙夷之色。

  朱慈烺从奉节来到重庆,一路走走停停,详细打听了最近一年的战况,对川军众将的斤两已心里有数。

  曾英以守备的身份,单靠收拢残兵,便击败西营留守大将反推重庆,才能毋庸置疑,是冉冉升起的将星帅种。

  他的两个副将也是将才,忠勇无匹。

  可惜重庆太过重要,必须留曾英镇守,再任李占春、于大海为协将,作为犄角拱卫外围。

  所以,朱慈烺只能将目光放在另外一个年轻将领——杨展身上。

  和曾英一样,杨展也是今年冒头的新晋将领,在张献忠第五次入川之前,只是广元一个不起眼的守备,麾下只有两三百疲兵。

  去年四月末,杨展随川北总兵刘佳胤南下保卫成都。

  当时全城人心惶惶,守军战意全无,就连蜀王都在收拾细软,准备逃往云贵。

  杨展与好友曹勋力排众议,在城内招募了三千名残兵,誓与西营死战。

  可惜敌众我寡,杨展斩杀二十余人之后,不幸力尽被俘。就在即将被杀时,他又夺刀断索,砍死两人,跳江游到新津逃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