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明军的高歌猛进
(1/3)
“是,殿下。”
随着主帅一声令下,明军诸将鱼贯而出,各自回到驻地厉兵秣马,准备出战。
崇祯十八年五月,朱慈烺抵达重庆,以监国的名义,颁布了招抚流民、蠲免欠税、屯田养息、开放盐政等一系列令旨。
半年以来,巴南、蜀南各州官府用卖盐或卖盐井的钱,购买种子赶播稻田。秋收之后,已恢复六七分元气。
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民间的蓬勃生机,极大感染了军中将士。
而湖广盐商的十几万石粮食,十几万两白银相继运抵富顺,更让蜀南军民士气大振,求战之心拳拳。
如今西营自乱阵脚,诸将恨不得立即克复成都,哪里会拖沓半分。
次日,杨展、曹勋便各领本部出营,两部共计五千精兵,向西营右翼的荣县方向杀去。
这两个月陆续来投的降卒颇多,杨展对敌军的沿途部署了如指掌,一路势如破竹,拔掉了好几个小营寨。
此时,张可望也收到了大悲寺惨案的消息。
正如朱慈烺所料,西营军中人心惶惶,动荡不安。尤其是那些四川籍的降兵,经过刘进忠叛逃风波,好不容易安定一些,又重新躁动起来。
大悲寺惨案,涉及者不是五人,五十人,亦或五百人,而是超过了五千人。
那可是五千多名识文断字,饱读诗书的读书人;那可是五千多应召去成都考科举,准备为大西朝廷效力的士子。
尽管不是每个士兵都有读书人亲戚,然而那些读书人,往往是乡间里坊的牌面,是婚嫁迎娶时,被尊请到堂上当贵宾的体面人。
张献忠竟然设下圈套,将这些人屠戮一空,如此残暴,还会在乎普通川人的死活吗?
尽管张可望竭力安抚,然而每个川籍士兵心中,均有兔死狐悲之感。对大西国的前途,亦变得极为悲观。
听说后方开始赶普通乡民入城,他们又开始担心妻儿老小的安全,恨不得插上翅膀回去看看。
这日,冯双礼、狄三品等人受命增援荣县,然而才出大营不久,他们便发现很多游骑一去不返。至于四川籍的哨探,更是连一个都没回来。
很快,就连老西营监视下的普通步卒,也出现了冒死叛逃的情况。
这样的部队,战斗力有多差,可想而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着主帅一声令下,明军诸将鱼贯而出,各自回到驻地厉兵秣马,准备出战。
崇祯十八年五月,朱慈烺抵达重庆,以监国的名义,颁布了招抚流民、蠲免欠税、屯田养息、开放盐政等一系列令旨。
半年以来,巴南、蜀南各州官府用卖盐或卖盐井的钱,购买种子赶播稻田。秋收之后,已恢复六七分元气。
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民间的蓬勃生机,极大感染了军中将士。
而湖广盐商的十几万石粮食,十几万两白银相继运抵富顺,更让蜀南军民士气大振,求战之心拳拳。
如今西营自乱阵脚,诸将恨不得立即克复成都,哪里会拖沓半分。
次日,杨展、曹勋便各领本部出营,两部共计五千精兵,向西营右翼的荣县方向杀去。
这两个月陆续来投的降卒颇多,杨展对敌军的沿途部署了如指掌,一路势如破竹,拔掉了好几个小营寨。
此时,张可望也收到了大悲寺惨案的消息。
正如朱慈烺所料,西营军中人心惶惶,动荡不安。尤其是那些四川籍的降兵,经过刘进忠叛逃风波,好不容易安定一些,又重新躁动起来。
大悲寺惨案,涉及者不是五人,五十人,亦或五百人,而是超过了五千人。
那可是五千多名识文断字,饱读诗书的读书人;那可是五千多应召去成都考科举,准备为大西朝廷效力的士子。
尽管不是每个士兵都有读书人亲戚,然而那些读书人,往往是乡间里坊的牌面,是婚嫁迎娶时,被尊请到堂上当贵宾的体面人。
张献忠竟然设下圈套,将这些人屠戮一空,如此残暴,还会在乎普通川人的死活吗?
尽管张可望竭力安抚,然而每个川籍士兵心中,均有兔死狐悲之感。对大西国的前途,亦变得极为悲观。
听说后方开始赶普通乡民入城,他们又开始担心妻儿老小的安全,恨不得插上翅膀回去看看。
这日,冯双礼、狄三品等人受命增援荣县,然而才出大营不久,他们便发现很多游骑一去不返。至于四川籍的哨探,更是连一个都没回来。
很快,就连老西营监视下的普通步卒,也出现了冒死叛逃的情况。
这样的部队,战斗力有多差,可想而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