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圣母玛利亚瓷瓶

(2/3)
  且广州府本就商业兴盛,作坊林立,有很好的底子。作为大明工商业的先驱,再适合不过了。

  而经营广州府,海贸又是最重要的一环。

  朱慈烺希望一部分产业率先兴旺起来,比如瓷器陶器、生丝纺织、钢铁冶炼、书籍药材等等。

  这些产业现在也很兴旺,不过还远远不够。

  美洲、欧洲、非洲,整个世界都需要中国货,广州府要比现在更兴旺一百倍才行。

  而让优势产业更加兴旺的法子,莫过于吏治清明、利税优免,甚至退税。

  当欧罗巴各国发现,广州什么都能买得到,而且价格公道童叟无欺,那么无数远洋海船便会蜂拥而至。

  当缙绅大户们发现,无论生产多少东西,都能在广州顺利卖光,那他们就会把藏在地窖的钱拿出来,雇工人,开作坊。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将引领广州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都会。

  届时,仅广州一府的商税,就足以支撑明军打垮满清。

  为了实现这一点,广东市舶司必须按章征税、按律执法、且极其高效才行。

  由太监或者腐儒任提举,这是万万办不到的。

  太监就不说了,朱慈烺身边根本没有太监。

  儒生呢?

  要么不够廉洁、贪污腐败;

  要么太端架子,高高在上;

  要么太过固执,不懂变通。

  少数才俊一切都好,又家大业大,亲戚、朋友、同年、同科多得惊人。

  在大明,没有人可以斩断这些牵绊,海瑞式的大明利剑,何其难找。

  而市舶司是一个经常与外藩打交道,动不动核准几万两货物,经手几千两税费的地方,没有这种六亲不认的人坐镇,怎么能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