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土大炮有大威力

(1/3)
  三百饶阳兵里,有十几个年轻人是烟花世家的庶子,或者鞭炮作坊的帮工。

  他们熟知火药的配方,熟悉黑火药的特性,在制造爆炸方面造诣颇深,被朱慈烺编入了营属火器队。

  在沧州之战中,营属火器队整出的“烟花爆竹阵”惊天动地,效果十分显著。

  满洲骑兵被巨响吓得走不动道,在一片烟雾弥漫中动弹不得,最后被明军围而歼之。

  不过烟花爆竹只是声音大、烟雾多,恰好克制密集冲锋的骑兵罢了。

  实际上,鞭炮因装药量很小,又仅用纸片包裹火药,杀伤力小得可怜。

  哪怕最劲爆的“五十响”,哪怕士兵手持点燃,也仅能炸断一两根手指,仅此而已。

  如果敌军队形松散,或者全是见多识广,不会惊慌的老兵,就一点也不灵光了。

  近卫营不能仅靠烟花、鞭炮和三把火绳枪行走天下,需要一些制造方便、携带方便,且火力够猛的新式火器。

  在太子的提点下,火器队经过几天试验,搞出几种新玩意,其中一种就是土大炮。

  “土大炮?在哪里?”

  郭铉瞪大了眼睛,指着地上的几个铁桶,忍不住叫了起来:“就是那几个大铁桶吗?”

  朱慈烺点点头,转头吩咐传讯使者:“去告诉郭升,柳沟营投顺未久,恶名不显,本宫不忍杀伤。一刻钟之内,将北岸的人撤回去,近卫营不予追击。否则,莫怪本宫的迫击炮无情。”

  “是,殿下。小的再劝劝郭升将军。”

  使者是顺营出身的老兵,当然不介意再跑一趟,说着便拍马而去。

  王、郭、薛、陈等诸将见太子胸有成竹,似乎对土大炮的威力非常有信心的样子,忍不住举起盾牌,再次到坑边观摩。

  此时,七个大铁桶已安放完毕,一半埋进坑里,一半裸露在外。

  从裸露的部分可以看出,这些铁桶的外壁非常薄,内径却大得吓人。它们没有对准一百多米外的顺军桥头堡,而是斜斜指向天空。

  几个将军都是老行伍,见识过守城大炮是什么样子,也见识过城防炮开火时的巨大威力。

  他们都觉得,太子整出的新玩意很儿戏,根本不能称之为“炮”——如果这么薄的铁皮都不炸膛,世界上就没有炸膛的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