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太原的风
(6/6)
“不需要赶制,调拨一些旧的就行。洗一洗又不是不能穿,谁敢嫌弃,我会将他赶出我朔方军。”李光弼笑道。
李光弼治军严明,绝不是说玩笑话,真有将士嫌弃旧衣,李光弼肯定要惩处。
不过,王承业也清楚,那些朔方军最多私底下抱怨几句,肯定不敢当着李光弼的面说说。
“既如此。”王承业松了口气,“那我就放心了,无论是去坊市购买还是到下面各县搜罗,半个月足矣。”
说完,他又想起了什么,问向李光弼,“我记得刚才摄政王写的密信中提到了各将领都往外派,没出长安的也各有安排,怎未见提及高适?”
李璘所写的密信十分详尽,包括自己后面和郭子仪随时领兵出潼关向陕州逼洛阳都提到了。
连天策军改制,设立监军,李嗣业归来等一些大小事皆列明于信上。
重要将领一个不漏,都点出了相关安排。
只能说李璘艺高人胆大,这信一旦被叛军截获,先机必然丧失殆尽。
不过自长安到太原的驿道皆在大唐掌控之中,被叛军截获的几率太小了。
但信中漏了一人,那就是高适。
李璘没提及高适。
王承业自叛乱之初奔赴太原后再未见过李璘与高适,陌生了不少。
而李光弼在长安与李璘相处过一段时间,故王承业认为李光弼多多少少知道些什么。
李光弼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这不难猜。”
他缓缓道:“郭将军也好,李嗣业也罢,终究差了点什么。王思礼与高适必不可能同时领兵出征,必有一人坐镇长安。”
“摄政王虽日理万机,但也可能领兵出潼关、赴南阳,甚至来太原。长安必须有人镇守,还有比王思礼和高适更合适的人吗?”
“仆固怀恩是一把快刀,应对长安周边。王思礼和高适就是摄政王在长安的两根擎天之柱之一。”
“明白了,是我愚钝。”王承业自嘲地笑了笑,立刻就想明白了。
确实,无论在何时,能力不是第一位,忠诚才是第一。
尤其是李璘这种背负着骂名上位的人,四面皆敌,大后方的稳固格外重要。
后背只能交给最为信得过的人。
“李将军。”王承业又平静问道:“我其实还有一事不明,一直没敢问,现在觉得问出来似乎也没什么,是你的私事。”
“但讲无妨。”李光弼微微抬动眼皮,“我都猜到你要问什么了。”
“你是不是想问,为何隐约听闻我之前刺杀摄政王未成,摄政王还能放我出来领兵出战?”
他低头看向手上那道已经愈合的伤疤,有些感慨。
恰巧,屋外夜风忽起,一片萧瑟。
李光弼治军严明,绝不是说玩笑话,真有将士嫌弃旧衣,李光弼肯定要惩处。
不过,王承业也清楚,那些朔方军最多私底下抱怨几句,肯定不敢当着李光弼的面说说。
“既如此。”王承业松了口气,“那我就放心了,无论是去坊市购买还是到下面各县搜罗,半个月足矣。”
说完,他又想起了什么,问向李光弼,“我记得刚才摄政王写的密信中提到了各将领都往外派,没出长安的也各有安排,怎未见提及高适?”
李璘所写的密信十分详尽,包括自己后面和郭子仪随时领兵出潼关向陕州逼洛阳都提到了。
连天策军改制,设立监军,李嗣业归来等一些大小事皆列明于信上。
重要将领一个不漏,都点出了相关安排。
只能说李璘艺高人胆大,这信一旦被叛军截获,先机必然丧失殆尽。
不过自长安到太原的驿道皆在大唐掌控之中,被叛军截获的几率太小了。
但信中漏了一人,那就是高适。
李璘没提及高适。
王承业自叛乱之初奔赴太原后再未见过李璘与高适,陌生了不少。
而李光弼在长安与李璘相处过一段时间,故王承业认为李光弼多多少少知道些什么。
李光弼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这不难猜。”
他缓缓道:“郭将军也好,李嗣业也罢,终究差了点什么。王思礼与高适必不可能同时领兵出征,必有一人坐镇长安。”
“摄政王虽日理万机,但也可能领兵出潼关、赴南阳,甚至来太原。长安必须有人镇守,还有比王思礼和高适更合适的人吗?”
“仆固怀恩是一把快刀,应对长安周边。王思礼和高适就是摄政王在长安的两根擎天之柱之一。”
“明白了,是我愚钝。”王承业自嘲地笑了笑,立刻就想明白了。
确实,无论在何时,能力不是第一位,忠诚才是第一。
尤其是李璘这种背负着骂名上位的人,四面皆敌,大后方的稳固格外重要。
后背只能交给最为信得过的人。
“李将军。”王承业又平静问道:“我其实还有一事不明,一直没敢问,现在觉得问出来似乎也没什么,是你的私事。”
“但讲无妨。”李光弼微微抬动眼皮,“我都猜到你要问什么了。”
“你是不是想问,为何隐约听闻我之前刺杀摄政王未成,摄政王还能放我出来领兵出战?”
他低头看向手上那道已经愈合的伤疤,有些感慨。
恰巧,屋外夜风忽起,一片萧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