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糟糕的德式外交

(2/2)
  不怪维托里奥会心急,实在是这次波斯尼亚危机带来的影响不是一点半点可以形容,两大阵营对抗已经初现原形,意大利需要在其中做出选择。

  尤其巴尔干的小国塞尔维亚一直都希望可取得波、黑二省作出海口以直接输出农产品,但奥匈的单方面行动却令塞国梦碎。

  因此塞尔维亚视吞并一事为屈辱,但俄国因为日俄战争后元气未复而未有实质支持,塞尔维亚亦唯有接受此一行动;不过此事件将会种下两次巴尔干半岛战争的祸根,塞尔维亚西进之路已封,唯有一心南下,寄望取得仍是土耳其领土的阿尔巴尼亚才可突破。

  这是原历史中塞维利亚的策略,现在意大利和奥匈已经将塞维利亚的道路统统堵死,只剩下少量的奥斯曼帝国飞地在塞维利亚和黑山公国之间。在滔天的民族情绪引导下,谁也不知道塞维利亚会干出什么事情来

  奥匈帝国公然吞并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地区名义上的属地,也间接促成日后巴尔干各国组成巴尔干同盟,掠夺土耳其在东南欧地区的剩余的属地。

  德国自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后,众多国家皆与之敌对,使德国甚重视与奥匈的同盟,而这次巴尔干的冲突更使这种亲密关系表露无遗,反过来对俄塞构成明显威胁。

  可以说威廉的发疯也是无奈之举,多国都与德国表现出敌视的态度,没有路可以走的德国也只能牢牢抓住奥匈这个盟友。这次的战争威胁就有些被奥匈捆绑上战车的意思,但德国的这一行为注定了德国的外交败北。

  至于俄塞,虽未能以强硬行动作回应,但亦因此加强彼此的联系,以对抗德奥同盟。三国之间的联系越发密切,只待一个时机就可以将三国联系在一起。

  维托里奥当然知道这一契机便是摩洛哥危机,所以才会显得有些焦急。至于大洋彼岸的美国在波斯尼亚危机中奉行偏袒奥斯曼帝国,对塞尔维亚—希腊—俄国奉行“希腊正教轴心”不利的政策。

  现在的美国还是和俄罗斯对抗的态度,俄罗斯在远东庞大的利益和孱弱的战力,让美国选择从俄罗斯下手。

  从这一点上,德国和美国是有共同语言的,但威廉显然没有在意这个大洋彼岸的国家。要是换作维托里奥,一定会想尽办法先于美国构建良好关系,哪怕维托里奥知道美国不敢真正的参与到对英国的战争中。

  至少在外交上能够帮助德国扭转一些颓势,换取更多的主动权,可惜威廉就连这个机会也没有把握住。

  德国糟糕的外交和疯狂的君主,已经即将进入到乐章的最后高潮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