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清国内部动乱
(2/2)
这个流程的确不奇怪,而且伊朗一直尊崇英国为东亚主宰,加上对方也没有完全掌控,让伊朗来这里自然是可以的。毕竟法国人都来了,为什么伊朗不可以呢。
而且西贡开放后的确引来了不少商船,他们都在这里停靠贸易。一些商行在这里设立分行,很快当地就会繁荣起来。
而清国内部的争斗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围观,尤其是英美法这些国家。一些人宁愿相信造反者们与朱明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不愿接受他们是敬拜上帝者的事实。
就比如一张报纸这么说:人们辗转流传说,新皇帝是明朝后裔,是一位罗马天主教徒,正用一个狂热者的一切猛烈手段来摧毁偶像和寺庙。也有人说他是信“上帝”者,但此说比起前一种说法更不可能是事实。联系过去的事件看,前一种说法倒可能有几分真实性。在密切注意事态发展的人们看来,新皇帝信奉基督教的传闻,不过是大清的拥护者故意捏造出来的,其目的是引起人们对他的不满——他采用全非基督教性质的“天德”称号,也证明这种传闻不大可能是事实。
此时清国内部正在进行权力更迭,新皇帝上任,改了年号叫咸丰。对于这场起义他们也比较重视,派当地官员进行围剿,不过好几次没有成功。
早在去年11月,广西各有关州县已得悉金田等处拜上帝人马公然揭帜造反的情报。12月,广西地方官员向清廷奏报了金田等处“匪徒纠聚”的情形,并奏称:“桂平、平南、郁林均属连界,防其串合纠结,现将梧州随营兵勇调派五百名,饬令署抚标中军参将成安督带,驰赴平南一带,相机剿捕。”
这是金田起义的信息第一次出现于清朝大吏的奏报之中。但直到此时,官员尚不知道这是与天地会造反截然不同的拜上帝会起义,甚至完全不清楚起义领袖是些什么样的人,当然更不可能预见到这些“纠聚”的“匪徒”行将成为大清王朝的劲敌。
而就算没有这个,南方的动乱也够他们吃苦头。在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江南各省中,广西经济文化最为落后。全省每年额征地丁银69万两,在江南各省中位居最末,在全国十八省中位居第十五。每年除稻谷外,广西几无其他农副产品输出,在省际贸易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清代公私文件在提到广西时,总要加上“地瘠民贫”、“内无所产,外无所资”等语。
此外广西居民的民族构成十分复杂,全省10多个民族混居。此外,土客矛盾,亦即早已定居的土著客家人之间的矛盾也很突出。
这种社会矛盾既复杂尖锐,官府统治力量又十分薄弱的状况,使得广西不仅成为本省各种造反势力的藏龙卧虎之地,更成为外省造反者的逋逃渊薮。附近的天地会众和其他反抗者,在本省不能立足时即逃入广西。迁入广西的两省客民,则成为他们最好的“窝主”。甚至鸦片战争以后广东所裁撤的乡勇,因本系无业游民,也“流入广西,剽掠为生”。
而且西贡开放后的确引来了不少商船,他们都在这里停靠贸易。一些商行在这里设立分行,很快当地就会繁荣起来。
而清国内部的争斗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围观,尤其是英美法这些国家。一些人宁愿相信造反者们与朱明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不愿接受他们是敬拜上帝者的事实。
就比如一张报纸这么说:人们辗转流传说,新皇帝是明朝后裔,是一位罗马天主教徒,正用一个狂热者的一切猛烈手段来摧毁偶像和寺庙。也有人说他是信“上帝”者,但此说比起前一种说法更不可能是事实。联系过去的事件看,前一种说法倒可能有几分真实性。在密切注意事态发展的人们看来,新皇帝信奉基督教的传闻,不过是大清的拥护者故意捏造出来的,其目的是引起人们对他的不满——他采用全非基督教性质的“天德”称号,也证明这种传闻不大可能是事实。
此时清国内部正在进行权力更迭,新皇帝上任,改了年号叫咸丰。对于这场起义他们也比较重视,派当地官员进行围剿,不过好几次没有成功。
早在去年11月,广西各有关州县已得悉金田等处拜上帝人马公然揭帜造反的情报。12月,广西地方官员向清廷奏报了金田等处“匪徒纠聚”的情形,并奏称:“桂平、平南、郁林均属连界,防其串合纠结,现将梧州随营兵勇调派五百名,饬令署抚标中军参将成安督带,驰赴平南一带,相机剿捕。”
这是金田起义的信息第一次出现于清朝大吏的奏报之中。但直到此时,官员尚不知道这是与天地会造反截然不同的拜上帝会起义,甚至完全不清楚起义领袖是些什么样的人,当然更不可能预见到这些“纠聚”的“匪徒”行将成为大清王朝的劲敌。
而就算没有这个,南方的动乱也够他们吃苦头。在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江南各省中,广西经济文化最为落后。全省每年额征地丁银69万两,在江南各省中位居最末,在全国十八省中位居第十五。每年除稻谷外,广西几无其他农副产品输出,在省际贸易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清代公私文件在提到广西时,总要加上“地瘠民贫”、“内无所产,外无所资”等语。
此外广西居民的民族构成十分复杂,全省10多个民族混居。此外,土客矛盾,亦即早已定居的土著客家人之间的矛盾也很突出。
这种社会矛盾既复杂尖锐,官府统治力量又十分薄弱的状况,使得广西不仅成为本省各种造反势力的藏龙卧虎之地,更成为外省造反者的逋逃渊薮。附近的天地会众和其他反抗者,在本省不能立足时即逃入广西。迁入广西的两省客民,则成为他们最好的“窝主”。甚至鸦片战争以后广东所裁撤的乡勇,因本系无业游民,也“流入广西,剽掠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