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去东方

(1/2)
  “都谈完了?”

  “是的沙阿,都已经谈完了,这是条约文本。”

  纳赛尔丁接过一看,说的挺好,但能不能实行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现在伊朗就是对俄国做政策,一切资源都要在这上面做倾斜。”

  阿米尔点头,“沙阿,现在全国都自己开始进行军队训练,禁卫军也经过删减保留精锐。现在需要的就是时间和资金。”

  “资金…资金…”纳赛尔丁叹了口气,虽然他不想这么做,但现在也没有办法了,其他方法获得的资金太少,周期太长,只有这个主意了。

  “老师先走吧,资金的事情暂时不用担心。先过两年再说。”

  既然沙阿都这么说了,阿米尔也知道再怎么说资金也不会凭空而来,所以就退下了,走的时候和赛义德碰上打了个照面。

  “沙阿,都打听清楚了。”

  “既然这么赚钱,那就赶紧准备好,争取年底之前就到清国。一定要插入这项生意。”

  也别怪纳赛尔丁想到这个,实在是这个生意太暴利了。一箱至少100英镑的收入,而且还可以从当地收购茶叶生丝出售到其他地方,这对伊朗来说是一個获取资金的好机会。

  自从八年前清国五口开埠后,英美等国家利用签订的条约为护身符,由通商口岸出发,把其侵略势力伸向周边地区,进而扩张到清国腹地。他们肆无忌惮地走私,倾销其工业化生产的廉价商品,从中赚取巨额利润。

  在对其大规模倾销其机器化生产的棉织品等廉价商品的同时,英、美等国也对当地丝、茶等农产品进行掠夺性输出。去年茶为7047.65万磅,丝为21604包。

  而且英国与清政府制定了协定税则,主要进口货的税率比以前粤海关的实征税率降低了一半以上。这让他们付出的关税很少,赚取的利益更多,这白花花的银子就是纳赛尔丁需要的。

  要想获得利益就必须打入清国,但伊朗要想打入清国也是不容易,伊朗商人在东方没有人脉,而且进货渠道和销售渠道都没有。要想立足可见有多难。

  “沙阿,我已经找到一个帕西人,他们家在加尔各答和孟买做生意,我想可以帮助我们打开前往清国的商路。而且他们也愿意为沙阿您效力。”

  “那好,这门生意不能让英国独占,伊朗也要分一杯羹。”纳赛尔丁说道。

  别怪他,谁让利润太诱人了。

  这次伊朗和三个势力结为互保同盟,目标直指俄国。虽然力量小,但也是可以的。

  纳赛尔丁知道不能靠着他们战胜俄国,所以只能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