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英王再度出手

(1/5)
  第132章

  李贤的话,让在场的群臣一阵欣喜之色。

  大唐以武立国,对外战争中,低过头,可是从来不是吃了亏就往肚子咽的性,正如《亮剑》里李云龙台词那样,一支部队也是有气质和性格的,而这种气质和性格是和首任的军事主管有关,他的性格强悍,这支部队就强悍,就嗷嗷叫,部队就有了灵魂……

  李云龙是从军队的角度来阐述这个问题,事实上,军队是如此,国家其实也是如此,朝代也是如此。

  汉朝是刘邦建立的,刘邦以其独特的“流氓哲学”著称。这种哲学并非简单的无赖行为,而是刘邦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多年后,从大量的社会经验中总结出的一套处事哲学。能屈能伸是最典型如特点。

  同样,大唐是李渊建立的,李渊给大唐注入了灵魂,这个灵魂其实是“关陇集团”的军国体制。“关陇集团”是由贺拔岳在关陇地区整合的军事力量,逐渐形成的一个政治军事于一体的集团。大唐帝国的性格就是持续不断的对外扩张,这就是大唐帝国军政机器的运行使命。

  可是,随着李治当上皇帝以后,他不甘心当作他的舅舅长孙无忌这个关陇集团话事人的傀儡,于是,他联合武则天,经过多年斗争,终于打败了长孙无忌,同时也重用山东贵族集体,压制关陇集团。

  显庆四年(659年),长孙无忌被诬谋反,流放于黔州,自缢而亡,在长孙无忌死后的关陇集团,群龙无首,一直以来,关陇集团就希望出现一个类似于李世民一样的话事人,重振关陇集团的雄风。

  只是非常可惜,李治一直看不上关陇集团。历史上,关陇集团投靠了武则天,只不过,关陇集团被武则天利用了。

  直到现在,关陇集团重新在李贤身上看到了希望,这让十数年一直被打压的关陇集团隐隐有些扬眉吐气的感觉。

  只不过,李贤想要出兵攻打吐蕃,李弘却坚决反对,这朝政事堂会议没有形成统一意见,随着朝会结束,李治却留武则天在甘露殿内用餐。

  李治和武则天坐着喝酒。

  武则天其实猜测到李治的顾虑,她却不说话,只是闷声喝酒,李治终于忍不住地道:“六郎,坚持要出兵,五郎心有顾虑,朝中大臣,各有所附,争执不休,你怎么不说话?”

  武则天放下筷子,长长叹了口气道:“六郎年轻,性情操切,不过有一点,他说的是对的!”

  李治微微一愣:“嗯?你说!”

  武则天道:“出兵与否,能不能打赢,关键,在吐谷浑身上!”

  李治沉吟不语。

  武则天道:“大唐眼前最可怕的对手并不是吐谷浑,而是吐蕃,因此吐谷浑的态度和支持非常重要!”

  李治摇摇头道:“吐谷浑居于大唐与吐蕃之间,左右逢源,谁给的好处多就和谁结盟……”

  “不,吐蕃不会跟我们大唐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