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九章 井冈山战役(上)
(1/1)
广东战事陷入了僵持,而在此时的江西井冈山,一场大战却刚刚拉开帷幕。
井冈山地区的整体地势为中间高、四周低,核心区是平均海拔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四周则是平均海拔数百米的低山丘陵,巨大的高差使得核心山区易守难攻,但同时也意味着粮草、物资的生产和运输都很困难,难以自给自足,要想在这一地区长期扎根并且不断发展壮大,除了要在山上厚积钱粮之外,还必须经营好周边丘陵区的生命线,如果不是经营,而是简单地征物征粮,那就真成了山大王,早晚要沦为只能靠着打家劫舍过日子,别说发展壮大,一旦遭遇四面围山,连能不能生存都是个问题。
这正是魏禧的官职是专理永新、永宁(今新城镇)、龙泉(今遂川)三县政务使的原因所在,就跟英霍山区一样,当地那么多山寨,为什么只有大顺寨才能发展壮大?因为其他山寨虽然号称保境安民,其实绝大部分都是土匪或者半土匪性质的武装,所需钱粮物资征得上来就征,征不上来就抢,即使有个别像堵胤锡所在的天堂寨那样自行屯垦,很少扰民,却也不过是自己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而已,谁也不像大顺寨那样,除了军事主官刘汝魁之外,还有一个梁凝祉这样的专理英山、霍山、商城、麻城诸县政务使,专门负责推行薄赋免役、减租减息,实打实地进行根据地建设。
井冈山根据地是英霍山区根据地的翻版,由于背靠茶陵和酃县(今炎陵县),不像英霍山区完全隔绝在敌后,所以发展也快,没有经历较长时间的蛰伏期,如今已经半打半拉,收编了当地的刘京、李文斌等抗清民团武装,建立起了以茨坪为中心的井冈山核心根据地,还攻下了永宁县城,不仅加强了与酃县的交通联系,而且拥有了自给能力,可以说是形势一片大好。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迅速打开局面固然是好事,但也难免会让人头脑发热,生出不切实际的想法来,井冈山的军政首脑李来亨和魏禧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年纪,自然更容易冲动,在永宁还没有完全消化吸收的当下,却又把目光盯上了永新,想要在与茶陵建立直接的陆路联系之余,进一步扩大自给能力,早日实现“以井冈山为核心根据地,以永新、永宁、龙泉为核心利益区”的战略目标。
因此,他们趁着清军攻下赣州后主力北返的机会,发动了攻取永新县城的战斗。
永新和永宁相距只有六十里地,中间只隔着一道七溪岭,而且永新县城的城墙仅有一丈多高,驻军更是少到只有四百人,简直太适合出其不意发动突袭了。
这个计划听起来很不错。
虽然永新县城与府城吉安之间有着禾水(永新江)沟通,不像永宁那样四面环山,易守难攻,而且吉安城中还有清朝副将刘一鹏统领的五千多绿营兵,但是李来亨的独立标不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兵种编成,都是碾压清军绿营的存在,而且收编了当地的抗清武装之后,兵员也达到了将近五千人,根本就不怕刘一鹏率军来救。
但是计划没有变化快,李来亨和魏禧千算万算,谁都没算到明军竟然会在背后下手,趁着顺军主力离开井冈山的机会,突然从朱砂冲和桐木岭两个方向对茨坪发起了偷袭。
这可真成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李来亨轻松拿下永新之后,本来正在筹划吃掉来援的刘一鹏,突然听说老窝要被人给端了,不由得大吃一惊,哪还有什么心情去吃刘一鹏?干脆连刚到手的永新县城都顾不上了,急忙下令星夜撤退,要赶回去救援茨坪。
他本来以为只要自己及时赶回井冈山,就能轻松击败明军,化解这次危机,可是他显然遇到了一个厉害的对手,因为他刚刚走到龙源口,前锋营派人来报,明军已经抢占了龙源口以南五里的望月亭,并且构筑壁垒,截断了去路——七溪岭过不去了!
李来亨闻报,吓得后脖颈的汗毛都立了起来。
过不去七溪岭就到不了永宁,到不了永宁就无法救援茨坪,茨坪一旦不保,永宁也必将易手,这不仅意味着李来亨和魏禧两个月来的努力全都成了给别人做嫁衣裳,更要命的是,李来亨所部前有明军拦路,后有清军堵截,进退失据,很可能会陷入到万劫不复的境地。
“把野战炮拉上去!”坐以待毙可不是李来亨的风格,惊骇之余立即命令道:“告诉周士贵,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打破壁垒,给我杀出一条血路来!”
周士贵是他的左营管带都尉,率领所部担任前锋。
“是!”传令兵答应一声,上马疾驰而去。
“应管带!”李来亨又对随他一起行动的骑兵营管带都尉应炤命令道:“你带领骑兵营走白口,从那里偷过七溪岭,迂回到敌军背后,务必于明天拂晓之前发起攻击,两面夹击,打通去路!”
这条路线要走一个大大的弓背,而且沿途多是山区,时间紧,任务重,即使是骑兵也不轻松,但是应炤知道形势危急,当下并不多言,抱拳领命,立即率军而去。
“传令兵!”李来亨接着喊道。
“在!”剩下的几个传令兵高声答道。
“你去通知右营管带冯可兴,”李来亨指着其中一个,吩咐道:“让他在烟冈(今烟阁)构筑防线,向永新方向警戒,如果刘一鹏领军来攻,不论如何也要坚持到打通七溪岭。”
“是!”
“你!去通知刀斧营管带文良桂,让他立即率部向我靠拢,做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七溪岭战斗。”
“是!”
这是李来亨现有的全部兵力,他本来还有一个合成营,但是留在了茨坪守家;还有新编的刘京、李文斌两个猴版营,装备低劣,缺乏训练,一个驻扎在永宁县城,另一个留在了茨坪协助守家,如今只求他们能够自保便好,别的什么也指望不上。
“李参谋!”全都安排完毕,李来亨最后对作战参谋李世威命令道:“你派几个干练的斥候,去打探打探对方的主将是谁,这仗打得不俗,我得知道知道他的尊姓大名。”
井冈山地区的整体地势为中间高、四周低,核心区是平均海拔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四周则是平均海拔数百米的低山丘陵,巨大的高差使得核心山区易守难攻,但同时也意味着粮草、物资的生产和运输都很困难,难以自给自足,要想在这一地区长期扎根并且不断发展壮大,除了要在山上厚积钱粮之外,还必须经营好周边丘陵区的生命线,如果不是经营,而是简单地征物征粮,那就真成了山大王,早晚要沦为只能靠着打家劫舍过日子,别说发展壮大,一旦遭遇四面围山,连能不能生存都是个问题。
这正是魏禧的官职是专理永新、永宁(今新城镇)、龙泉(今遂川)三县政务使的原因所在,就跟英霍山区一样,当地那么多山寨,为什么只有大顺寨才能发展壮大?因为其他山寨虽然号称保境安民,其实绝大部分都是土匪或者半土匪性质的武装,所需钱粮物资征得上来就征,征不上来就抢,即使有个别像堵胤锡所在的天堂寨那样自行屯垦,很少扰民,却也不过是自己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而已,谁也不像大顺寨那样,除了军事主官刘汝魁之外,还有一个梁凝祉这样的专理英山、霍山、商城、麻城诸县政务使,专门负责推行薄赋免役、减租减息,实打实地进行根据地建设。
井冈山根据地是英霍山区根据地的翻版,由于背靠茶陵和酃县(今炎陵县),不像英霍山区完全隔绝在敌后,所以发展也快,没有经历较长时间的蛰伏期,如今已经半打半拉,收编了当地的刘京、李文斌等抗清民团武装,建立起了以茨坪为中心的井冈山核心根据地,还攻下了永宁县城,不仅加强了与酃县的交通联系,而且拥有了自给能力,可以说是形势一片大好。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迅速打开局面固然是好事,但也难免会让人头脑发热,生出不切实际的想法来,井冈山的军政首脑李来亨和魏禧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年纪,自然更容易冲动,在永宁还没有完全消化吸收的当下,却又把目光盯上了永新,想要在与茶陵建立直接的陆路联系之余,进一步扩大自给能力,早日实现“以井冈山为核心根据地,以永新、永宁、龙泉为核心利益区”的战略目标。
因此,他们趁着清军攻下赣州后主力北返的机会,发动了攻取永新县城的战斗。
永新和永宁相距只有六十里地,中间只隔着一道七溪岭,而且永新县城的城墙仅有一丈多高,驻军更是少到只有四百人,简直太适合出其不意发动突袭了。
这个计划听起来很不错。
虽然永新县城与府城吉安之间有着禾水(永新江)沟通,不像永宁那样四面环山,易守难攻,而且吉安城中还有清朝副将刘一鹏统领的五千多绿营兵,但是李来亨的独立标不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兵种编成,都是碾压清军绿营的存在,而且收编了当地的抗清武装之后,兵员也达到了将近五千人,根本就不怕刘一鹏率军来救。
但是计划没有变化快,李来亨和魏禧千算万算,谁都没算到明军竟然会在背后下手,趁着顺军主力离开井冈山的机会,突然从朱砂冲和桐木岭两个方向对茨坪发起了偷袭。
这可真成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李来亨轻松拿下永新之后,本来正在筹划吃掉来援的刘一鹏,突然听说老窝要被人给端了,不由得大吃一惊,哪还有什么心情去吃刘一鹏?干脆连刚到手的永新县城都顾不上了,急忙下令星夜撤退,要赶回去救援茨坪。
他本来以为只要自己及时赶回井冈山,就能轻松击败明军,化解这次危机,可是他显然遇到了一个厉害的对手,因为他刚刚走到龙源口,前锋营派人来报,明军已经抢占了龙源口以南五里的望月亭,并且构筑壁垒,截断了去路——七溪岭过不去了!
李来亨闻报,吓得后脖颈的汗毛都立了起来。
过不去七溪岭就到不了永宁,到不了永宁就无法救援茨坪,茨坪一旦不保,永宁也必将易手,这不仅意味着李来亨和魏禧两个月来的努力全都成了给别人做嫁衣裳,更要命的是,李来亨所部前有明军拦路,后有清军堵截,进退失据,很可能会陷入到万劫不复的境地。
“把野战炮拉上去!”坐以待毙可不是李来亨的风格,惊骇之余立即命令道:“告诉周士贵,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打破壁垒,给我杀出一条血路来!”
周士贵是他的左营管带都尉,率领所部担任前锋。
“是!”传令兵答应一声,上马疾驰而去。
“应管带!”李来亨又对随他一起行动的骑兵营管带都尉应炤命令道:“你带领骑兵营走白口,从那里偷过七溪岭,迂回到敌军背后,务必于明天拂晓之前发起攻击,两面夹击,打通去路!”
这条路线要走一个大大的弓背,而且沿途多是山区,时间紧,任务重,即使是骑兵也不轻松,但是应炤知道形势危急,当下并不多言,抱拳领命,立即率军而去。
“传令兵!”李来亨接着喊道。
“在!”剩下的几个传令兵高声答道。
“你去通知右营管带冯可兴,”李来亨指着其中一个,吩咐道:“让他在烟冈(今烟阁)构筑防线,向永新方向警戒,如果刘一鹏领军来攻,不论如何也要坚持到打通七溪岭。”
“是!”
“你!去通知刀斧营管带文良桂,让他立即率部向我靠拢,做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七溪岭战斗。”
“是!”
这是李来亨现有的全部兵力,他本来还有一个合成营,但是留在了茨坪守家;还有新编的刘京、李文斌两个猴版营,装备低劣,缺乏训练,一个驻扎在永宁县城,另一个留在了茨坪协助守家,如今只求他们能够自保便好,别的什么也指望不上。
“李参谋!”全都安排完毕,李来亨最后对作战参谋李世威命令道:“你派几个干练的斥候,去打探打探对方的主将是谁,这仗打得不俗,我得知道知道他的尊姓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