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皖北起狼烟
(1/5)
庐州,一座皖北之上最重要的城市,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更是东吴心心念念,十万大军屡次破不开的铜墙铁壁。
还是如今清军锁死楚军北上的一道闸门,更被远在京城的弘历在奏折中称为“困蛟铁笼”,一下子,许浩从所谓的小蛇,陡然升级为了蛟龙,虽然只是伪龙,但能够从弘历这个要脸之人的笔下写出,由此可见南京称王,对于清廷,乃至天下人的震撼。
所谓实力赢得尊重,若是当初的复汉军但凡在镇江有一点闪失,怕是如今连“楚匪”的名头都没有了。
是的,又升级了,从贼变成匪了,除了时代不一样,皇帝不一样,对手不一样,至少在称呼上,越来越像了。
而对于如今已经屯兵超过一个月的清将阿里衮来说,他其实对于楚军的动向是很了解的,对面什么时候增兵了,部队调到哪里去去了,他可是一清二楚。
这里面倒不是他有多大的情报网,完全是双方太近了,近到他都能够听到楚军哨骑经过时留下的马蹄声,甚至是透过距离,看到所留下的马蹄印。
而真正让他惊讶的是,那位刚到任没多久的楚军第一大将,那位让大清朝堂上下,尤其是旗人恨之入骨的昭武公杨立仁,那个当代岳飞,做什么都没有掩盖,修城,挖壕沟,兵舰巡游,防止登陆,基本上做了他们想到的所有军事部署。
【在旗人眼中,杀了如此多旗人的杨立仁就是岳飞,只不过为了宣传,故意将他比作了韩信,只不过很快又删除了,毕竟韩信不比岳飞还可怕,最后只能将杨立仁比作杨家将这等有功,但威胁不大的将领。】
这种近乎明牌的打法让阿里衮感到了一丝前所未有的侮辱,简直就是在告诉他,他阿里衮,不配作为对手!!
更让他气愤的是,这个杨立仁还将自己的昭武公大旗挂在了安庆城头,好似就是在告诉他,来,破城取旗,成为新的天下第一武将。
简直就是对他的羞辱,让阿里衮多次忍不住想要提前出兵破城,斩了杨立仁这个狗贼的脑袋,祭奠江南那些因他而死的十万旗人。
【清廷把满城死的一部分也算到了杨立仁头上。】
“哎---”
庐州城内的一处宅邸内,阿里衮长叹一声,整个人都颓废了不少,就在刚刚,上面传报而来,说是蒙骑水土不服,至今未好,怕是还得拖个十天八天。
其实他对于什么满蒙骑兵,根本就不在乎,南方这个地方,除了庐州所在的淮北平原地区,过了安庆,很多都是山区,骑兵有时候还不如步兵管用,给他骑兵,不如多给他点火炮火铳,有了这两样,他们获胜的机会才会更大。
但是谁让那位皇帝陛下喜欢远距离指挥呢,自从他驻兵庐州以来,那位皇帝就给他快马加急发了不下二十封奏折,据说光是马便跑死了至少三百匹,但是呢,打开一看,全是教他如何打仗的。
最开始是告诉他,许贼在刚刚拿下江南,士气正盛,我军还未完全集结,各地空虚,要以守为主,若许贼绕开庐州进入中原,则派出骑兵出击,断许贼粮道,然后配合中原其他部队,前后夹击前出贼军。
严格来说,这个计划,其实不算差,甚至很符合军事常识。
毕竟坚城这玩意,除了守,最重要的就是你如果绕开,只要大军走的多,后方马上就会遭到打击,而如果你往前的队伍少,又杀啥也干不了。
从这点看,弘历还是有点军事头脑的,刚开始阿里衮看到后,还暗自庆幸,大清如今乃是英主临朝,但越到后面,情况就变了,尤其是随着大清北方精锐从西北撤回了中原,关外索伦兵出了山海关,进入河北后,这位大清皇帝就越发的急躁,多次在奏折中斥责他是“胆小将军”,骂归骂,但是让弘历临阵换将,他又打死也做不出来,毕竟他可不是那些傻子皇帝,真的瞎指挥,凭借个人喜好来处理国家大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是如今清军锁死楚军北上的一道闸门,更被远在京城的弘历在奏折中称为“困蛟铁笼”,一下子,许浩从所谓的小蛇,陡然升级为了蛟龙,虽然只是伪龙,但能够从弘历这个要脸之人的笔下写出,由此可见南京称王,对于清廷,乃至天下人的震撼。
所谓实力赢得尊重,若是当初的复汉军但凡在镇江有一点闪失,怕是如今连“楚匪”的名头都没有了。
是的,又升级了,从贼变成匪了,除了时代不一样,皇帝不一样,对手不一样,至少在称呼上,越来越像了。
而对于如今已经屯兵超过一个月的清将阿里衮来说,他其实对于楚军的动向是很了解的,对面什么时候增兵了,部队调到哪里去去了,他可是一清二楚。
这里面倒不是他有多大的情报网,完全是双方太近了,近到他都能够听到楚军哨骑经过时留下的马蹄声,甚至是透过距离,看到所留下的马蹄印。
而真正让他惊讶的是,那位刚到任没多久的楚军第一大将,那位让大清朝堂上下,尤其是旗人恨之入骨的昭武公杨立仁,那个当代岳飞,做什么都没有掩盖,修城,挖壕沟,兵舰巡游,防止登陆,基本上做了他们想到的所有军事部署。
【在旗人眼中,杀了如此多旗人的杨立仁就是岳飞,只不过为了宣传,故意将他比作了韩信,只不过很快又删除了,毕竟韩信不比岳飞还可怕,最后只能将杨立仁比作杨家将这等有功,但威胁不大的将领。】
这种近乎明牌的打法让阿里衮感到了一丝前所未有的侮辱,简直就是在告诉他,他阿里衮,不配作为对手!!
更让他气愤的是,这个杨立仁还将自己的昭武公大旗挂在了安庆城头,好似就是在告诉他,来,破城取旗,成为新的天下第一武将。
简直就是对他的羞辱,让阿里衮多次忍不住想要提前出兵破城,斩了杨立仁这个狗贼的脑袋,祭奠江南那些因他而死的十万旗人。
【清廷把满城死的一部分也算到了杨立仁头上。】
“哎---”
庐州城内的一处宅邸内,阿里衮长叹一声,整个人都颓废了不少,就在刚刚,上面传报而来,说是蒙骑水土不服,至今未好,怕是还得拖个十天八天。
其实他对于什么满蒙骑兵,根本就不在乎,南方这个地方,除了庐州所在的淮北平原地区,过了安庆,很多都是山区,骑兵有时候还不如步兵管用,给他骑兵,不如多给他点火炮火铳,有了这两样,他们获胜的机会才会更大。
但是谁让那位皇帝陛下喜欢远距离指挥呢,自从他驻兵庐州以来,那位皇帝就给他快马加急发了不下二十封奏折,据说光是马便跑死了至少三百匹,但是呢,打开一看,全是教他如何打仗的。
最开始是告诉他,许贼在刚刚拿下江南,士气正盛,我军还未完全集结,各地空虚,要以守为主,若许贼绕开庐州进入中原,则派出骑兵出击,断许贼粮道,然后配合中原其他部队,前后夹击前出贼军。
严格来说,这个计划,其实不算差,甚至很符合军事常识。
毕竟坚城这玩意,除了守,最重要的就是你如果绕开,只要大军走的多,后方马上就会遭到打击,而如果你往前的队伍少,又杀啥也干不了。
从这点看,弘历还是有点军事头脑的,刚开始阿里衮看到后,还暗自庆幸,大清如今乃是英主临朝,但越到后面,情况就变了,尤其是随着大清北方精锐从西北撤回了中原,关外索伦兵出了山海关,进入河北后,这位大清皇帝就越发的急躁,多次在奏折中斥责他是“胆小将军”,骂归骂,但是让弘历临阵换将,他又打死也做不出来,毕竟他可不是那些傻子皇帝,真的瞎指挥,凭借个人喜好来处理国家大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