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七八岁的林仙儿
(1/3)
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圆之夜。
元宵,圆月,无疑是和家人团聚的好节日,热闹、喜庆、温馨。
然而多少游子仍在浪迹天涯,犹如无根浮萍般漂泊?
他们只能孤独地望着天上的满月,吃一吃汤圆,思念自己亲人、爱人、朋友。
好在李寻欢是幸运的。
此刻,他正牵着林诗音的手,逛元宵的夜市。
林诗音的手柔软而温暖,但更令李寻欢感到温暖的,无疑是林诗音的关怀和陪伴。
此刻夜已深了,但整座城依旧没有入睡,依旧亮如白昼,依旧热闹非凡。
长街上,到处都张灯结彩,甚至小河边也有五颜六色的花灯漂浮,更有不少人点燃了「孔明灯」,放飞到了高空之中。
传说这种灯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发明的,昔年他被司马懿围困,靠着点燃无数灯笼骗司马懿追杀错了方向,从而得以脱险,因此这灯笼便有了「孔明灯」这样一个名字。
“表哥你看!”
林诗音的剪水双瞳中,充满了好奇,挽着李寻欢往前小跑而去,就像一只欢快的小鹿。
无论是谁看到了眼前的画面,都难免会感到很好奇——除非他像李寻欢一样,前世已见识过了许多现代的特效。
眼前,有个人身高三丈有余,穿着一袭长衫,与一头雄狮搏斗,周围围满了看热闹的人。
一个人的身材无论有多魁梧,都绝不可能长得如此之高,三丈余身高毕竟不是人的肉与骨骼能长出来的。
这个人之所以能“长”得这么高,自然是因为他的长衫之下藏着秘密——他踩了高跷。
而那头雄狮自然也不是真的雄狮,只是五个舞狮高手扮成的雄狮罢了。
李寻欢和林诗音继续往前逛,一路除了踩高跷、舞狮子的表演外,还有游龙灯的、划旱船的、扭秧歌的、打太平鼓的等卖艺的,空气中充满了喝彩的声音,以及铜钱掉落在碗里的声音。
车水马龙,一片繁盛。
然后,长街的尽头,却有两个人与这繁盛的气息格格不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元宵,圆月,无疑是和家人团聚的好节日,热闹、喜庆、温馨。
然而多少游子仍在浪迹天涯,犹如无根浮萍般漂泊?
他们只能孤独地望着天上的满月,吃一吃汤圆,思念自己亲人、爱人、朋友。
好在李寻欢是幸运的。
此刻,他正牵着林诗音的手,逛元宵的夜市。
林诗音的手柔软而温暖,但更令李寻欢感到温暖的,无疑是林诗音的关怀和陪伴。
此刻夜已深了,但整座城依旧没有入睡,依旧亮如白昼,依旧热闹非凡。
长街上,到处都张灯结彩,甚至小河边也有五颜六色的花灯漂浮,更有不少人点燃了「孔明灯」,放飞到了高空之中。
传说这种灯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发明的,昔年他被司马懿围困,靠着点燃无数灯笼骗司马懿追杀错了方向,从而得以脱险,因此这灯笼便有了「孔明灯」这样一个名字。
“表哥你看!”
林诗音的剪水双瞳中,充满了好奇,挽着李寻欢往前小跑而去,就像一只欢快的小鹿。
无论是谁看到了眼前的画面,都难免会感到很好奇——除非他像李寻欢一样,前世已见识过了许多现代的特效。
眼前,有个人身高三丈有余,穿着一袭长衫,与一头雄狮搏斗,周围围满了看热闹的人。
一个人的身材无论有多魁梧,都绝不可能长得如此之高,三丈余身高毕竟不是人的肉与骨骼能长出来的。
这个人之所以能“长”得这么高,自然是因为他的长衫之下藏着秘密——他踩了高跷。
而那头雄狮自然也不是真的雄狮,只是五个舞狮高手扮成的雄狮罢了。
李寻欢和林诗音继续往前逛,一路除了踩高跷、舞狮子的表演外,还有游龙灯的、划旱船的、扭秧歌的、打太平鼓的等卖艺的,空气中充满了喝彩的声音,以及铜钱掉落在碗里的声音。
车水马龙,一片繁盛。
然后,长街的尽头,却有两个人与这繁盛的气息格格不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