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恨了六年

(1/4)
  牛塘村。

  就在孙来鹏清早离开村子不久后,肖喜瑛看看今天的日头似乎将会挺大,便拎来一桶红薯,打算洗洗,再去蒸煮搞成红薯干。

  手没停,嘴里的唠叨也同样没停:

  “小鹏也太不听劝了!腿才好了多久,非得跑那么远。这一路屋场也不多,路上万一突然走不动了可咋办,上不着村下不着店的!”

  “娘,哥哥不是一个人,他跟铁头一块去的。铁头跟哥哥玩最好了,肯定会帮哥哥的!”

  宝玲老神在在地安慰自己娘道。

  姐妹俩也蹲在地上,帮着自己娘一块儿刷洗红薯。

  只是,才刷了不一会,两人就趴桌子那儿去了。

  蹭上长条凳,姐妹俩约好了似的,一人拿来一根筷子,又开始往那只蜂蜜碗里边刮呀刮。每刮上来一丝蜜,就兴奋地吮好一会儿。

  那半碗蜂蜜事实上并没有能够坚持多少天,被她俩时不时用筷子戳一戳,如今竟然就已经见底了。

  知道的明白是筷子刮的,不知道的还以为碗壁被小狗小猫刚舔过……

  等到碗的最底部都被刮干净时,宝玲的一对大眼突然睁得溜圆,叫着一旁的肖喜瑛:

  “娘你快看,碗底有字。这字我认识,是个门字!”

  “啥?门?”

  肖喜瑛已经放下手里湿答答的红薯,擦了把手上的水,起身跑桌边来瞅了。

  果然,最后一点野蜂蜜被筷子刮开后,碗底很清晰地显出一个字。

  是用铁钉一点一点敲出来的那种,不连贯,整个字都由小点点组成。

  在这会儿的农村,为了自家的碗不被拿走或者搞混,几乎大多数人家都会在碗底,用铁钉轻轻敲出这样的字来。

  由于“门”字很简单,所以不管是读书不多的肖喜瑛,还是刚上完一年级的小姐妹俩,全都认得。

  但孙母看到这个字后,却明显地怔了一下,仿佛这个字令他十分地不敢相信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