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铸银元的想法生了根

(1/4)
  因诸政繁忙,雍正现在还没有商定雍正元年的铜钱铸造标准。

  弘历则怕,有别有用心者,以盛世新钱当更精美为由,增加含铜量,也就趁机多提了一句嘴。

  因为,历史上,雍正就上过这样的当,反而增加了民间对他以及对改革的怨言。

  雍正听后点了点头。

  他也知道官僚大户肯定不愿意看见市面上铜钱大量增加,而让百姓日子好过。

  但雍正自己为了清朝国祚更长久的考虑,则不希望百姓被盘剥太狠,至少,在他自己任皇帝期间不能被盘剥太狠,而能够积蓄些民力,使自己大清的统治基础更加稳固。

  雍正也就笑说道:“官僚大户不高兴是官僚大户们自己的事,朕要是考虑他们的感受,银庄都不会开了,更不会跟你九叔计较。”

  “汗阿玛说的是,但以儿臣之见,堵不如疏,也得考虑大户们增加自身财富的需求。”

  “以儿臣愚见,不如,将来让以白银为主的交易,也更合乎礼道规矩些。”

  弘历这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雍正听后颇为好奇。

  决心整肃朝纲,又四十多岁登基的他,是不惮于用最激烈的手段去克削大户的。

  但雍正倒是没有想过,也去考虑大户们的需求。

  其实,不是他考虑不到。

  是他压根就没想过去在乎大户们的感受。

  所以,雍正也在这时笑着问他:“怎么合乎礼道规矩,这白银跟礼法怎么扯上了?”

  “礼法,自是天地一切之规矩准绳。”

  “而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凡是被天子规定可以用于交易,而等价于相关之物的一定数额钱币,也只有在天子允准交易的情况下,才算是合乎礼道的钱币。”

  “比如,汗阿玛如果让一种与铜钱一样,由朝廷铸造发行,且也标准了年号或者其他礼教象征的白银,才可以作为交易的钱币,而这种白银可以叫银元或者说银币。”

  “这样,朝廷就能通过限制这种银制钱币的发行量,来促使这种银制钱币升值,使得大户们可以通过囤积这种银制钱币来增加收益,而不用囤积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