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皇子师傅:弘历汉学太优秀!

(1/4)
  仁寿皇太后崩后的雍正元年七月辛巳(初二)日。

  雍正下谕旨:山西等省有乐户,先世因明建文末不附燕兵,编为乐籍,令各属禁革,改业为良;并绍兴之惰民、苏州之丐户,操业与乐籍无异,亦削除其籍。

  “这是在逐步废贱籍了。”

  弘历在看到此旨内容后,喃喃自语了一句。

  对此,弘历不觉得意外。

  因为他记得,历史上雍正的确有一系列废除汉人贱籍的旨令。

  固然,雍正这样做也是为了清朝的统治,让贱民从良,从而使这些户籍丁口不再只能投献或依靠士绅,而能够成为朝廷新的岁赋来源,但也的确是在缓和社会矛盾,让这些百姓可以自由择业,乃至科举做官。

  所以,弘历对此还是乐于见到的。

  不过,弘历在来懋勤殿上课时,却发现自己的汉学老师——朱轼,今日精神有些不太好,竟在他来时,还在殿外站着,看着乾清宫江山社稷金殿方向叹气。

  “先生!”

  弘历行礼时,唤了一声后,朱轼才回过神来,而进了屋。

  弘历也坐到了自己的课桌上。

  朱轼则在接下来突然对弘历说:“今日,我们继续讲王船山经学之论,弘历,你昨日也读了我给你选的王船山之文,可有何收获?”

  王船山就是王夫之。

  弘历因为教过一段时间语文,学了不少古典文学知识,对古文经学流派还是有些了解的。

  所以,他很清楚的是,受王船山思想影响的清朝士大夫里,最有名的当属曾国藩。

  曾国藩对王夫之思想的总结最受当时地主阶层士大夫的认同。

  因为曾国藩的思想也是尊礼思想,主张严格维护礼教等级与伦理秩序。

  于是,弘历早就决定,把他记得的一句,曾国藩总结王夫之思想的名言,说出来。

  “弟子读后的收获是:经济之学,治世之术,一衷于礼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