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扬州

(2/3)
  史可法下意识问道。

  不过随即反应过来,史可法有些惊讶的问道:“难道鞑子绕过淮安,直接南下?”

  绕开大城继续前进,犯了兵家大忌,而且还是深入南明腹地,这是史可法不敢想象的。

  “鞑子向来骄狂,必定是绕开淮安!”史德威说道。

  多铎率领满蒙八旗主力,带领3万绿营兵离开淮安,一路南下,攻陷高邮,直逼扬州。

  从淮安到京都,主要有两条路,第一路是穿越金湖县,天长市,不过这一路水网密布,需要穿越洪泽湖和高邮湖。

  建虏南下,战马居多,并没有船只,因此,选择靠东另一条路,从高邮湖的东面绕路,攻下高邮市,打下扬州,就可以顺江而上,前往京都。

  多铎就选择第二条路,打下高邮之后,立刻直扑扬州。

  这一条也是原来历史上多铎选择进军路线,唯一的区别就是,当时两刘投降,导致徐州、淮安两座大城不战而降。

  从山东出发,一路几乎没有任何阻挡,所到之处,明军开城投降,一直打到扬州才受到史可法的轻微抵抗。

  不过也只是很轻微的抵抗,半日破城,接着就是扬州十日。

  扬州一战中,还是绿营兵打头阵,满八旗损失估计不到10人,还是因为进城之后,遭遇到一些有骨气明军和百姓的偷袭。

  但是多铎最终还是选择屠城,除了本身就是一个凶残好杀之人外,目的就是表明一个态度,不降的结果就是屠城。

  因为朱由崧的穿越,改变了很多,虽然没有改变多铎的进军路线,但是淮安却没有失守,成为一颗钉在建虏后方的钉子,迫使建虏不得不分兵围困。

  同时,整顿了扬州防务,史可法可以完全掌握扬州的一切军务,运送了大量守城物资,并且马进忠率领一万武昌军精锐协助。

  经过九江改编的武昌军和九江军,已经在淮安证明了其战斗力,强大的战斗意志,完全不逊色于黄得功的精锐部下。

  “前往城楼!”史可法冷静之后,立刻决定前往城楼看看。

  一炷香的功夫后,史可法和史德威来到城楼,扬州城楼上,一排排士兵面容肃目,眼神锐利,黝黑的炮管也推到垛口,随时可以炮击。

  “都督!”正在城头巡视的马进忠看到史可法来到,立刻上前抱拳道。

  “马将军不必多礼!”史可法看到严阵以待的士兵,微微点头,心中大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