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土地换联盟
(1/2)
这是弗朗索瓦.巴泰勒米第一次到访西班牙的首都。虽然法国驻马德里的外交官都说马德里变换很大,但是远没有亲自到看一眼得直观。
现在,他的目光立刻被这座焕然一新的城市所吸引。作为一位见多识广的外交官,他原本预期看到的是一座典型的欧洲古老都城----狭窄的街道、拥挤的集市。
然而,眼前的景象却颠覆了他的想象。马德里的那些城墙外的新城区的建筑风格统一而协调,红砖与灰石的外立面显得既实用又美观,数座工厂的烟囱在远处耸立。
巴泰勒米想到柏林那保留军事要塞的呆板布局,道路虽经腓特烈二世扩建,但缺乏整体规划。经济也是手工业为主,工厂寥寥无几,经济依赖农业与普鲁士军队的需求。
宽阔而笔直的主干道,路面铺设着平整的石砖,两侧是整齐的排水沟。街道几乎无垃圾,公共厕所与垃圾收集点随处可见。这与巴黎某些仍然脏乱不堪的街区形成鲜明对比。更令人惊讶的是,道路上行驶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公共交通工具,有轨马车。这个由马匹牵引,沿着铁轨平稳地行驶,乘客上下有序。
另外他有注意到在进入阿尔卡拉大道,街道旁每隔二十步便矗立一座灯柱。据驻西班牙公使的描述,这是马德里的煤气灯,由城市郊区的煤气厂通过地下管道输送燃料。在灯光照耀下,阿尔卡拉大道依然繁忙,商铺的营业时间明显延长。完全不同于巴黎摇曳不定的油灯或蜡烛,且成本可能还比它们都低。
“马德里在城市的管理上远远走在法国和普鲁士的前面,要不是该死的战争,兴许巴黎在革命后,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吧。”巴泰勒米预测道。作为切开与旧时代关系的共和国,他理想的巴黎应该和马德里差不多。而之所以巴黎直到现在还没有发生多大变化,巴泰勒米只能归咎到战争身上。
而事实上,却没那么简单。不仅是法国人,其实英国人也注意到西班牙城市建设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和英国经常打交道的加的斯变化也紧跟马德里。
只是18世纪的英国地方政府权力分散和自由传统,城市发展依赖私人资本,政府干涉能力有限。而更重要的一点是,对于人口已经接近一百万的伦敦而言,城市改建所需要的资源可远比马德里要多得多。更别提,英国还在战争中。而巴黎所要面对的问题,其实有部分和伦敦同病相怜。
这次巴泰勒米继安道尔会谈之后,直接来到西班牙的心脏,就是为了“战争”而来。如今他亲眼看到马德里都如此变化,显然这个由太阳王分支统治的王国已经复兴。因为对于18世纪末的欧洲外交官而言,首都作为国家政治、文化和经济的核心,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与地位的关键指标。
3月20日,阿方索在国王厅召开了一次御前秘密会议,而召开的原因就是来自法国特使秘密访问西班牙提出的一项结盟提议。
虽然作为始作俑者的阿方索早有预料,但是自己还是装了一副不知道的样子。
“就在昨日,法国特使秘密和我见面,督政府提出土地换联盟的理念。他们愿意拿托斯卡纳大公国的领土和头衔来交换与西班牙共同对抗英国的联盟。”
“当然,法国也不会做亏本的买卖。他们要求西班牙承认法国在北中意大利自由行动的权利,另外希望西班牙能够提供意大利军团的物资支持。”
加多基被法国人这次的提议给炸得不轻。上次安道尔会谈,双方基本都摸清双方的底线,并展开了部分反英的合作。这次法国人显然是为了突破西班牙设置的底线条件。不过上道的法国人带着补偿礼,又让人难以割舍。
由于此次会议,内阁中那些不知道西法之间接触的内阁成员也悉数参加,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论,阿方索当即表示自己同意“土地换联盟”的提议,但是法国人的前置条件需要重新商量。
所以这次内阁会议的主题,就是要重新商量哪些条件?
财政大臣和内政大臣两位显然最不想要战争,靠着80年代的和平和90年代的战争宏利,西班牙经济发展势头很好。他们不喜欢再打一次战争,来打断西班牙好不容易起来的国势。
在他们两人眼里,法国人是不怀好意。托斯卡纳虽然富庶程度不亚于威尼斯和伦巴第,但是北中意大利的自由行动权,不就意味法国人随便怎么吞,西班牙都管不上。更不要说,法国人这次打意大利战争,如果打了超过三四年,负责后勤的西班牙可不就成了冤大头了。而且对英作战的风险,更是难以想象。
所以他们本想着直接从源头拒绝这种交换,但是随着国王开口,满脑子准备好的论述全部胎死腹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在,他的目光立刻被这座焕然一新的城市所吸引。作为一位见多识广的外交官,他原本预期看到的是一座典型的欧洲古老都城----狭窄的街道、拥挤的集市。
然而,眼前的景象却颠覆了他的想象。马德里的那些城墙外的新城区的建筑风格统一而协调,红砖与灰石的外立面显得既实用又美观,数座工厂的烟囱在远处耸立。
巴泰勒米想到柏林那保留军事要塞的呆板布局,道路虽经腓特烈二世扩建,但缺乏整体规划。经济也是手工业为主,工厂寥寥无几,经济依赖农业与普鲁士军队的需求。
宽阔而笔直的主干道,路面铺设着平整的石砖,两侧是整齐的排水沟。街道几乎无垃圾,公共厕所与垃圾收集点随处可见。这与巴黎某些仍然脏乱不堪的街区形成鲜明对比。更令人惊讶的是,道路上行驶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公共交通工具,有轨马车。这个由马匹牵引,沿着铁轨平稳地行驶,乘客上下有序。
另外他有注意到在进入阿尔卡拉大道,街道旁每隔二十步便矗立一座灯柱。据驻西班牙公使的描述,这是马德里的煤气灯,由城市郊区的煤气厂通过地下管道输送燃料。在灯光照耀下,阿尔卡拉大道依然繁忙,商铺的营业时间明显延长。完全不同于巴黎摇曳不定的油灯或蜡烛,且成本可能还比它们都低。
“马德里在城市的管理上远远走在法国和普鲁士的前面,要不是该死的战争,兴许巴黎在革命后,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吧。”巴泰勒米预测道。作为切开与旧时代关系的共和国,他理想的巴黎应该和马德里差不多。而之所以巴黎直到现在还没有发生多大变化,巴泰勒米只能归咎到战争身上。
而事实上,却没那么简单。不仅是法国人,其实英国人也注意到西班牙城市建设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和英国经常打交道的加的斯变化也紧跟马德里。
只是18世纪的英国地方政府权力分散和自由传统,城市发展依赖私人资本,政府干涉能力有限。而更重要的一点是,对于人口已经接近一百万的伦敦而言,城市改建所需要的资源可远比马德里要多得多。更别提,英国还在战争中。而巴黎所要面对的问题,其实有部分和伦敦同病相怜。
这次巴泰勒米继安道尔会谈之后,直接来到西班牙的心脏,就是为了“战争”而来。如今他亲眼看到马德里都如此变化,显然这个由太阳王分支统治的王国已经复兴。因为对于18世纪末的欧洲外交官而言,首都作为国家政治、文化和经济的核心,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与地位的关键指标。
3月20日,阿方索在国王厅召开了一次御前秘密会议,而召开的原因就是来自法国特使秘密访问西班牙提出的一项结盟提议。
虽然作为始作俑者的阿方索早有预料,但是自己还是装了一副不知道的样子。
“就在昨日,法国特使秘密和我见面,督政府提出土地换联盟的理念。他们愿意拿托斯卡纳大公国的领土和头衔来交换与西班牙共同对抗英国的联盟。”
“当然,法国也不会做亏本的买卖。他们要求西班牙承认法国在北中意大利自由行动的权利,另外希望西班牙能够提供意大利军团的物资支持。”
加多基被法国人这次的提议给炸得不轻。上次安道尔会谈,双方基本都摸清双方的底线,并展开了部分反英的合作。这次法国人显然是为了突破西班牙设置的底线条件。不过上道的法国人带着补偿礼,又让人难以割舍。
由于此次会议,内阁中那些不知道西法之间接触的内阁成员也悉数参加,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论,阿方索当即表示自己同意“土地换联盟”的提议,但是法国人的前置条件需要重新商量。
所以这次内阁会议的主题,就是要重新商量哪些条件?
财政大臣和内政大臣两位显然最不想要战争,靠着80年代的和平和90年代的战争宏利,西班牙经济发展势头很好。他们不喜欢再打一次战争,来打断西班牙好不容易起来的国势。
在他们两人眼里,法国人是不怀好意。托斯卡纳虽然富庶程度不亚于威尼斯和伦巴第,但是北中意大利的自由行动权,不就意味法国人随便怎么吞,西班牙都管不上。更不要说,法国人这次打意大利战争,如果打了超过三四年,负责后勤的西班牙可不就成了冤大头了。而且对英作战的风险,更是难以想象。
所以他们本想着直接从源头拒绝这种交换,但是随着国王开口,满脑子准备好的论述全部胎死腹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