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南北之战(下)
(1/5)
夜袭的惨败,如同冰冷的巨石,重重地砸在奕山的心头。
数月来的筹谋,却在首次交锋中便折损了赖以依仗的八旗精锐。
那数百名死在江岸和江水中的将士,每一具尸体都仿佛在提醒他,南岸的夏军并非他想象中的鱼肉。
奇袭不成,而道光皇帝的催促又迫在眉睫,奕山已然没有退路。
他深知,眼前的临津江防线,纵然是铜墙铁壁,也必须硬着头皮去攻破。
然而,经过一夜的冷静思考,奕山也清楚地认识到,他那仅有的三千八旗兵,绝不能再用在这种需要大量炮灰去填的血肉磨盘战役中。
他们是帝国的骄傲,是压制朝鲜人的关键,更何况,夜战的失利,已经让他对八旗兵的夜战能力和火器劣势有了清醒的认识。
这种正面对抗,特别是渡江作战,注定是一场消耗巨大的苦战。
于是,奕山将目光投向了北朝军。
他召来赵斗淳和宋大根,脸色阴沉如水。
赵斗淳战战兢兢地站在一旁,而宋大根则垂首不语,心里明白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什么。
奕山冷声下令,正式任命宋大根为渡江作战总指挥,要求他立刻组织北朝军队,不惜一切代价,强渡临津江。
宋大根心中苦涩,他并非无能之辈,只是一个普通将领,深知此战之凶险。
让他指挥数万朝鲜士兵去冲击那样的防线,无异于让他们去送死。
但面对奕山那不容置疑的眼神,以及身后整个清军集团的压力,他只能硬着头皮应诺。
他知道,自己和手下的朝鲜兵,已经成了奕山手中的棋子,唯一的用途,就是为八旗兵铺平通向汉城的血路。
……
翌日清晨,十月底的临津江畔,寒风呼啸,仿佛预示着一场悲剧的到来。
北岸,数万朝鲜士兵被强行驱赶着,他们面色惶恐,眼神中充满了绝望。渡口两侧站满了背着弓箭的射手,他们是贯穿整个朝鲜王朝的弓箭手部队。
冷兵器时代的远程杀手,在别的地方或许派不上用场,但是在临津江这样狭窄的江面上还是拥有很大作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数月来的筹谋,却在首次交锋中便折损了赖以依仗的八旗精锐。
那数百名死在江岸和江水中的将士,每一具尸体都仿佛在提醒他,南岸的夏军并非他想象中的鱼肉。
奇袭不成,而道光皇帝的催促又迫在眉睫,奕山已然没有退路。
他深知,眼前的临津江防线,纵然是铜墙铁壁,也必须硬着头皮去攻破。
然而,经过一夜的冷静思考,奕山也清楚地认识到,他那仅有的三千八旗兵,绝不能再用在这种需要大量炮灰去填的血肉磨盘战役中。
他们是帝国的骄傲,是压制朝鲜人的关键,更何况,夜战的失利,已经让他对八旗兵的夜战能力和火器劣势有了清醒的认识。
这种正面对抗,特别是渡江作战,注定是一场消耗巨大的苦战。
于是,奕山将目光投向了北朝军。
他召来赵斗淳和宋大根,脸色阴沉如水。
赵斗淳战战兢兢地站在一旁,而宋大根则垂首不语,心里明白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什么。
奕山冷声下令,正式任命宋大根为渡江作战总指挥,要求他立刻组织北朝军队,不惜一切代价,强渡临津江。
宋大根心中苦涩,他并非无能之辈,只是一个普通将领,深知此战之凶险。
让他指挥数万朝鲜士兵去冲击那样的防线,无异于让他们去送死。
但面对奕山那不容置疑的眼神,以及身后整个清军集团的压力,他只能硬着头皮应诺。
他知道,自己和手下的朝鲜兵,已经成了奕山手中的棋子,唯一的用途,就是为八旗兵铺平通向汉城的血路。
……
翌日清晨,十月底的临津江畔,寒风呼啸,仿佛预示着一场悲剧的到来。
北岸,数万朝鲜士兵被强行驱赶着,他们面色惶恐,眼神中充满了绝望。渡口两侧站满了背着弓箭的射手,他们是贯穿整个朝鲜王朝的弓箭手部队。
冷兵器时代的远程杀手,在别的地方或许派不上用场,但是在临津江这样狭窄的江面上还是拥有很大作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