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虾夷殖民地(四)

(2/5)
  宁海对着副官吩咐道。

  很快,几名原松前藩负责“夷场”(与阿伊努人交易的场所)事务的官员,战战兢兢地被带到了宁海面前。

  这些人往日里在松前藩中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此刻却如同丧家之犬,在宁海的威严目光下,不敢有丝毫隐瞒。

  宁海开门见山,直接询问他们与阿伊努人交易的具体细节。

  起初,这些官员还有些支吾,但在宁海冰冷的眼神和几名如狼似虎的卫兵的“劝说”下,他们很快便竹筒倒豆子般,将松前藩与阿伊努人贸易的内幕和盘托出。

  一名年约五旬,留着小胡子,名叫“小山安太郎”的原松前藩勘定奉行(负责财政的官员),因为长期主管与阿伊努人的贸易核算,对此最为熟悉。

  他躬着身子,用略带谄媚的语气详细禀报:

  “启禀总督大人……我松前藩与虾夷地土人之贸易,由来已久,乃是本藩最重要的财源之一。

  主要通过一种名为‘场所请负制’的方式进行……”

  据小山安太郎所述,松前藩并不直接经营所有与阿伊努人的贸易点,而是将大部分贸易“场所”承包给有实力的日本本土商人(主要是近江商人)。

  这些商人需要向松前藩缴纳高额的“运上金”(特许经营费),才能获得在指定区域内与阿伊努人进行贸易的垄断权。

  仅仅这项收入,便占据了松前藩年财政收入的近四成,可见其利润之丰厚。

  “我藩牢牢控制着日本本土与阿伊努人之间的交易中介权。”

  小山继续说道,“商人从阿伊努人手中收购毛皮、海产等物,价格由我藩或承包商人压至极低。

  例如,一张上好的熊皮,土人只能换到几升米或少量铁器。

  而这些毛皮海产,运至本州岛后,价格便能翻上数倍乃至十数倍。”

  他列举了几项主要的贸易品:

  其一,是珍贵的毛皮。

  虾夷地盛产水獭、黑貂、狐狸、熊等动物,其皮毛质量上乘。

  这些毛皮不仅在日本本土是奢侈品,更重要的是,松前藩还通过一种被称为“山旦贸易”(与大陆的清国进行的间接贸易,通常通过库页岛的赫哲人等中介)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