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天京之行(下)
(1/5)
“启明号”在太平军水师的引导下,缓缓靠上了下关码头。
游之江一行在数名夏国外务部官员及卫兵的簇拥下,踏上了天京的土地。
码头上,太平军的兵士早已列队警戒,只是他们的装束,着实让见惯了夏国制式军服的游之江等人有些侧目。
这些太平军士兵,大多身形精悍,眼神中带着一股久经沙场的悍勇之气。
但身上的衣物却五花八门,显然多是战乱中抢夺或缴获的民服,颜色杂乱,款式各异。
唯一的共同点便是头上包裹的红巾或黄巾,以及腰间束着的布带。
游之江还注意到,太平军中不乏女性的身影,她们同样头裹巾布,有的穿着明显是男性的衣裤,显得不伦不类。
这与夏国严格区分军民、男女有别的社会风气大相径庭。
早有太平天国的官员在码头等候,引领着夏国使团向城内东王府而去。
一路上,游之江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这座新“天都”。
城内秩序尚算井然,只是街市萧条,不见往昔江南首府的繁华。
偶有行人,也多是行色匆匆,神情或敬畏或麻木。
不多时,一行人抵达了东王府。
这府邸原是前清某位大员的宅邸,如今换了主人,气派依旧,只是门前守卫的兵士和飘扬的“太平天国”旗帜,昭示着此地已是新朝权贵的核心所在。
通报之后,游之江等被引入正堂。
堂上正中端坐一人,想必便是如今太平天国权倾朝野的东王杨秀清了。
游之江暗自打量,只见这杨秀清身材并不十分魁梧,面色略显苍白,似有久劳之态,但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开合之间精光四射,顾盼之际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他留着太平天国特有的长发,用一块绣黄缎巾包裹,身着一件明黄色的缎面袍服,其上用金线绣着龙纹图案,胸前背后亦有“东王九千岁”字样的布块。
与此同时,杨秀清及堂下陪坐的几名太平天国官员也在打量着游之江一行。
太平天国的官员们,身上穿着的袍服颜色各异,以红、黄为主,样式宽袍大袖,与戏台上常见的袍带有几分相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之江一行在数名夏国外务部官员及卫兵的簇拥下,踏上了天京的土地。
码头上,太平军的兵士早已列队警戒,只是他们的装束,着实让见惯了夏国制式军服的游之江等人有些侧目。
这些太平军士兵,大多身形精悍,眼神中带着一股久经沙场的悍勇之气。
但身上的衣物却五花八门,显然多是战乱中抢夺或缴获的民服,颜色杂乱,款式各异。
唯一的共同点便是头上包裹的红巾或黄巾,以及腰间束着的布带。
游之江还注意到,太平军中不乏女性的身影,她们同样头裹巾布,有的穿着明显是男性的衣裤,显得不伦不类。
这与夏国严格区分军民、男女有别的社会风气大相径庭。
早有太平天国的官员在码头等候,引领着夏国使团向城内东王府而去。
一路上,游之江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这座新“天都”。
城内秩序尚算井然,只是街市萧条,不见往昔江南首府的繁华。
偶有行人,也多是行色匆匆,神情或敬畏或麻木。
不多时,一行人抵达了东王府。
这府邸原是前清某位大员的宅邸,如今换了主人,气派依旧,只是门前守卫的兵士和飘扬的“太平天国”旗帜,昭示着此地已是新朝权贵的核心所在。
通报之后,游之江等被引入正堂。
堂上正中端坐一人,想必便是如今太平天国权倾朝野的东王杨秀清了。
游之江暗自打量,只见这杨秀清身材并不十分魁梧,面色略显苍白,似有久劳之态,但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开合之间精光四射,顾盼之际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他留着太平天国特有的长发,用一块绣黄缎巾包裹,身着一件明黄色的缎面袍服,其上用金线绣着龙纹图案,胸前背后亦有“东王九千岁”字样的布块。
与此同时,杨秀清及堂下陪坐的几名太平天国官员也在打量着游之江一行。
太平天国的官员们,身上穿着的袍服颜色各异,以红、黄为主,样式宽袍大袖,与戏台上常见的袍带有几分相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