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暂定的合作项目
(1/1)
“我们竟然要帮助法国人恢复海军力量!首相阁下,你确定没有搞错吗?”
此刻在科尔特宫,曼里诺首相私人的卧室里。海军大臣柯尔伯听着首相讲出这个国家的对外战略,本以为是西班牙头号劲敌的法国竟然会有一天成为西班牙的盟友,这简直不可思议。
“准确的说是部分恢复,我们需要保证法国人在英吉利海峡的行动力。这样英国人才不会派大舰队到直布罗陀,也能减轻我们的压力。当然,陛下也想了解一下你的看法?”曼里诺首相纠正了一下对方的用语。
随着安道尔谈判的进行,阿方索和首相都认为是时候让海军知道这个事情。毕竟西班牙和法国联盟前合作表里,海军优先,外交次之,再次之就是资金贷款。其中第三点已经启动,第一期的资金帮助了督政府稳定巴黎局势出了一份力。
外交方面的合作,就是拉拢更多反对英国的国家以及说和法国和反法同盟的陆地国家。前者,阿方索特别把美国挑了出来。美国现在是杰弗逊领导的民主党蒸蒸日上,大有机会冲击1797年美国总统的宝座。
不过考虑到《伯尔条约》签署过程中华盛顿总统偏向联邦党的立场。阿方索和加多基都认为有必要让法国发挥出一定的影响力。毕竟这时候的法国和美国还没有彻底决裂,《法美同盟条约》也没有被废除。借助法国在美国独立战争留下的声誉,应该能压制联邦党亲英的声音。
至于后者,阿方索则是暂时不准备让外交部去运作。因为一旦自己这么做,各国宫廷人多眼杂,根本藏不住,会直接暴露了西班牙的立场。
目前,阿方索唯一认为能安全说和的国家只有那不勒斯王国,只因他们的首相是自己人。可是阿方索目前对意大利半岛存有某种野心和目标,需要法国人把奥地利人势力范围给搅烂,这样才好让西班牙浑水摸鱼。
再来就是历史的认知,历史上的奥地利是因为意大利战场的连续失败,才选择与法国求和。既然本时刻法国人在莱茵河一直打不开局面,还不如让它走历史的路程。
至于法国没有拿破仑会不会历史走歪,阿方索倒是不怎么担心。因为现在的督政府是真心希望尽快结束欧陆的战争。即使督政府内部可能还有扩张主义者存在,但是有丹东这位在罗伯斯庇尔时期就公开倡议和平的政治人物在,这种意愿只会更加强烈。而且法国意大利军团能够抵挡联军攻势,并继续占有萨伏伊和尼斯,说明法国-意大利军团也是有能人的,欠缺的只是一些机遇和物资。
当然这里也有阿方索看低联军的成分,因为本时空参与反法同盟的意大利邦国可比历史多了不少,除了教皇国都参加了。可结果却是联军却迟迟无法突破法国人在阿尔卑斯山脉的部署,几处重要的山口还是被法国人控制着。
最后则是最重要的海军合作。这里面的合作包括有海军物资输送,军舰售卖,水手培养三大方面。
物资输送的目的是为了让法国海军基地里的的战舰能够得到修缮。尤其是高质量的橡木(强度和耐久性强,还抗腐蚀),它们的主要来源是波罗的海周边地区。西班牙虽然也有,但是数量远不如前者的量大。
虽然两国边界陆地的交通能让部分物资进入,但是马车的运力有限,且时间长,成本也高。本来就缺钱的法国政府几乎就没怎么想过从西班牙进口,而是选择拆解旧船回收木材和加强了对国内森林的砍伐来以次充好。
阿方索自然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绕过英国在海上的眼睛。好在西班牙和法国海岸线接壤,可以在浅水区冒充中立走私船小心航行,能够避开英国人。但是这种量不会太多,改善现有法国海军战舰的状态就足够。
军舰售卖则是考量到目前法国造船厂普遍因为资源短缺和技术人员流失造成的生产效率低下,可以直接让更方便获得海外物资的西班牙造船厂来代劳。不仅能省法国督政府的钱,也能瞒过英国人。
倒不是阿方索良心想要帮助法国人增加战舰数量,而是阿方索有了解到,从1789年法国革命之后,法国新舰的建造下水并没有因为革命而打断,唯一的变化就是速度变慢了而已。
比如去年罗什福尔造船厂下水的“法兰西岛号”和今年年初下水的“巴黎城号”。他们清一色都是一级战列舰海洋级,配备有118门火炮,比西班牙的圣母无罪级战列舰还多了6门火炮。另外就是一批经济和实惠的74门/80门火炮战列舰,也是有4艘在大西洋沿海下水。
阿方索考虑到法国人既然本土依旧坚持造舰,倒不如让西班牙接单。因为这跟后面的水手的培养计划息息相关。法国人在西班牙造了战舰,就可以直接从西班牙的港口进行舰船航行训练。
通过过去那些参与西印度群岛一系列海战(1780-1782)的西班牙海军将领了解到,法国人很喜欢在下风位置迎战英国人,因为下风位置适合远程炮击和机动撤退。
而在西班牙海军合作的构想里,阿方索是直接把炮击训练,这种“资敌”的选项给排除了。因为作为穿越者的自己,从来不把战胜英国海军的希望寄托在法国人身上,而且在大海上炮击,炮弹可是有来无回的。所以预期的培养法国水手计划里,只会留下操作训练,来弥补法国海军水手在航行训练的不足。因为他们如果能够熟练操作,至少逃跑的速度可以快上一些,而不是送船头。
甚至阿方索还有让法国海军水手去西班牙商船打工的打算,因为这也是获得经验的途径。到时候新战舰下水,也能以较快速度上手。
不过这一切都是阿方索的个人想法,具体还是要看安道尔会谈的结果怎么样。当然,假如海军部有补充,阿方索也乐得接受。
而在科尔特宫,经过一番畅谈后,柯尔伯也是从最初的震惊开始逐步接受。不过当他听到用西班牙商船来培养法国海军水手的计划时,进一步提出建议道:“相比商船,我认为用私掠船形式更适合他们的身份。”
“私掠船吗?可王国现在并没有颁发私掠证。”曼里诺首相疑惑道,私掠船是战时攻击和劫掠敌国商船的国家授权。
“不是我们的私掠船,而是法国海军自己的私掠船队。据我所知,有超过800艘法国私掠船(民间改装的商船)主要在英吉利海峡与法国西部沿海,大西洋中西部和地中海活动,他们给英国商船制造了不少的麻烦。我认为这些水手可以在这个领域受到锻炼,而法国人可以买入西班牙造船厂为他们打造更适合远洋航行的小型战舰。”柯尔伯带着坏心思说道,“假如可以的话,王国也可以在美洲提供港口,不过具体还是要视情况发展而定。”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看法。”曼里诺首相想到英国人在地中海贸易的下降,这里面法国私掠船显然扮演了不错的角色。甚至首相还想到,如果西班牙船只假装中立船来为这些船只提供掩护,是不是所能得到的贸易好处会更多。
此刻在科尔特宫,曼里诺首相私人的卧室里。海军大臣柯尔伯听着首相讲出这个国家的对外战略,本以为是西班牙头号劲敌的法国竟然会有一天成为西班牙的盟友,这简直不可思议。
“准确的说是部分恢复,我们需要保证法国人在英吉利海峡的行动力。这样英国人才不会派大舰队到直布罗陀,也能减轻我们的压力。当然,陛下也想了解一下你的看法?”曼里诺首相纠正了一下对方的用语。
随着安道尔谈判的进行,阿方索和首相都认为是时候让海军知道这个事情。毕竟西班牙和法国联盟前合作表里,海军优先,外交次之,再次之就是资金贷款。其中第三点已经启动,第一期的资金帮助了督政府稳定巴黎局势出了一份力。
外交方面的合作,就是拉拢更多反对英国的国家以及说和法国和反法同盟的陆地国家。前者,阿方索特别把美国挑了出来。美国现在是杰弗逊领导的民主党蒸蒸日上,大有机会冲击1797年美国总统的宝座。
不过考虑到《伯尔条约》签署过程中华盛顿总统偏向联邦党的立场。阿方索和加多基都认为有必要让法国发挥出一定的影响力。毕竟这时候的法国和美国还没有彻底决裂,《法美同盟条约》也没有被废除。借助法国在美国独立战争留下的声誉,应该能压制联邦党亲英的声音。
至于后者,阿方索则是暂时不准备让外交部去运作。因为一旦自己这么做,各国宫廷人多眼杂,根本藏不住,会直接暴露了西班牙的立场。
目前,阿方索唯一认为能安全说和的国家只有那不勒斯王国,只因他们的首相是自己人。可是阿方索目前对意大利半岛存有某种野心和目标,需要法国人把奥地利人势力范围给搅烂,这样才好让西班牙浑水摸鱼。
再来就是历史的认知,历史上的奥地利是因为意大利战场的连续失败,才选择与法国求和。既然本时刻法国人在莱茵河一直打不开局面,还不如让它走历史的路程。
至于法国没有拿破仑会不会历史走歪,阿方索倒是不怎么担心。因为现在的督政府是真心希望尽快结束欧陆的战争。即使督政府内部可能还有扩张主义者存在,但是有丹东这位在罗伯斯庇尔时期就公开倡议和平的政治人物在,这种意愿只会更加强烈。而且法国意大利军团能够抵挡联军攻势,并继续占有萨伏伊和尼斯,说明法国-意大利军团也是有能人的,欠缺的只是一些机遇和物资。
当然这里也有阿方索看低联军的成分,因为本时空参与反法同盟的意大利邦国可比历史多了不少,除了教皇国都参加了。可结果却是联军却迟迟无法突破法国人在阿尔卑斯山脉的部署,几处重要的山口还是被法国人控制着。
最后则是最重要的海军合作。这里面的合作包括有海军物资输送,军舰售卖,水手培养三大方面。
物资输送的目的是为了让法国海军基地里的的战舰能够得到修缮。尤其是高质量的橡木(强度和耐久性强,还抗腐蚀),它们的主要来源是波罗的海周边地区。西班牙虽然也有,但是数量远不如前者的量大。
虽然两国边界陆地的交通能让部分物资进入,但是马车的运力有限,且时间长,成本也高。本来就缺钱的法国政府几乎就没怎么想过从西班牙进口,而是选择拆解旧船回收木材和加强了对国内森林的砍伐来以次充好。
阿方索自然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绕过英国在海上的眼睛。好在西班牙和法国海岸线接壤,可以在浅水区冒充中立走私船小心航行,能够避开英国人。但是这种量不会太多,改善现有法国海军战舰的状态就足够。
军舰售卖则是考量到目前法国造船厂普遍因为资源短缺和技术人员流失造成的生产效率低下,可以直接让更方便获得海外物资的西班牙造船厂来代劳。不仅能省法国督政府的钱,也能瞒过英国人。
倒不是阿方索良心想要帮助法国人增加战舰数量,而是阿方索有了解到,从1789年法国革命之后,法国新舰的建造下水并没有因为革命而打断,唯一的变化就是速度变慢了而已。
比如去年罗什福尔造船厂下水的“法兰西岛号”和今年年初下水的“巴黎城号”。他们清一色都是一级战列舰海洋级,配备有118门火炮,比西班牙的圣母无罪级战列舰还多了6门火炮。另外就是一批经济和实惠的74门/80门火炮战列舰,也是有4艘在大西洋沿海下水。
阿方索考虑到法国人既然本土依旧坚持造舰,倒不如让西班牙接单。因为这跟后面的水手的培养计划息息相关。法国人在西班牙造了战舰,就可以直接从西班牙的港口进行舰船航行训练。
通过过去那些参与西印度群岛一系列海战(1780-1782)的西班牙海军将领了解到,法国人很喜欢在下风位置迎战英国人,因为下风位置适合远程炮击和机动撤退。
而在西班牙海军合作的构想里,阿方索是直接把炮击训练,这种“资敌”的选项给排除了。因为作为穿越者的自己,从来不把战胜英国海军的希望寄托在法国人身上,而且在大海上炮击,炮弹可是有来无回的。所以预期的培养法国水手计划里,只会留下操作训练,来弥补法国海军水手在航行训练的不足。因为他们如果能够熟练操作,至少逃跑的速度可以快上一些,而不是送船头。
甚至阿方索还有让法国海军水手去西班牙商船打工的打算,因为这也是获得经验的途径。到时候新战舰下水,也能以较快速度上手。
不过这一切都是阿方索的个人想法,具体还是要看安道尔会谈的结果怎么样。当然,假如海军部有补充,阿方索也乐得接受。
而在科尔特宫,经过一番畅谈后,柯尔伯也是从最初的震惊开始逐步接受。不过当他听到用西班牙商船来培养法国海军水手的计划时,进一步提出建议道:“相比商船,我认为用私掠船形式更适合他们的身份。”
“私掠船吗?可王国现在并没有颁发私掠证。”曼里诺首相疑惑道,私掠船是战时攻击和劫掠敌国商船的国家授权。
“不是我们的私掠船,而是法国海军自己的私掠船队。据我所知,有超过800艘法国私掠船(民间改装的商船)主要在英吉利海峡与法国西部沿海,大西洋中西部和地中海活动,他们给英国商船制造了不少的麻烦。我认为这些水手可以在这个领域受到锻炼,而法国人可以买入西班牙造船厂为他们打造更适合远洋航行的小型战舰。”柯尔伯带着坏心思说道,“假如可以的话,王国也可以在美洲提供港口,不过具体还是要视情况发展而定。”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看法。”曼里诺首相想到英国人在地中海贸易的下降,这里面法国私掠船显然扮演了不错的角色。甚至首相还想到,如果西班牙船只假装中立船来为这些船只提供掩护,是不是所能得到的贸易好处会更多。